20.根據(jù)如圖的信息判斷,下列關于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原子的核內(nèi)質子數(shù)是13
C.相對原子質量是26.98g
D.在化學反應中該原子容易得到電子形成Al3+

分析 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nèi)數(shù)字表示核內(nèi)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解答 解: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B、由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是13,原子的核內(nèi)質子數(shù)是13,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D、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符號為:Al3+,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為了探究某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甲、乙兩同學分別取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的稀鹽酸100g,甲同學向其中加入氧化銅8g,反應結果后觀察到固體全部消失;乙同學向其中加入氧化銅16g,反應結束后觀察到固體有剩余,下列有關實驗的推斷正確的是(  )
A.反應后乙同學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鹽酸
B.原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大于7.3%小于14.6%
C.反應后就甲、乙兩同學所得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可能相等
D.反應后向甲同學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一定會有藍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1.如圖所示是有關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已知常溫下B、C為氣體,D、F均為無色液體,E為黑色固體,與稀硫酸反應得到藍色溶液(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根據(jù)關系圖回答:
(1)F的化學式為H2O2,化學反應①的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若A為一種鹽,則A可能是Na2CO3或CaCO3,若A為一種氧化物,則反應②的方程式是: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明做化學作業(yè)的時候遇到麻煩了,請你來幫忙.如圖是一張表示物質間反應關系的卡片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夠在溶液體系中發(fā)生化學反應),其中A、B兩處的卡片尚未粘貼.請你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A處貼上的卡片是HCl(寫卡片中的化學式);
(2)B處卡片中的物質是一種堿(選填“酸”、“堿”或“鹽”);
(3)A處卡片中的物質與F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
(4)A處卡片中的物質與B處卡片中的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
(5)你認為下列物質可用來替換“Fe”位置的是②④(填序號,可多選).
①Fe2O3    ②Mg    ③Ag    ④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5.現(xiàn)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CaCO3、NaCl、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探究其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流程:

請回答:
(1)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根據(jù)實驗①可以確定白色沉淀是CaCO3;根據(jù)實驗②可以確定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本實驗流程無法確定原固體粉末是否含有NaCl.
(2)X溶液中溶質有NaCl、HCl(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時,向燒杯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滴加指示劑.甲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
請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1)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甲同學:“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學:“反應后氫氧化鈉過量,溶液呈堿性”;
【猜想三】丙同學:兩種物質反應后稀鹽酸過量,溶液顯酸性.
甲、丙兩位同學經(jīng)過討論后覺得乙同學的猜想不正確,兩位同學的理由是:若氫氧化鈉有剩余,則反應后滴入無色酚酞溶液就不會出現(xiàn)無色的現(xiàn)象,而溶液會變紅才對.
(2)設計并進行實驗:
①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甲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觀察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對比.pH<(填“>”、“=”或“<”)7猜想一不成立
②請你設計另一個實驗(與甲同學方案不同) 方案,驗證丙同學的猜想,并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從燒杯中取出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溶液變紅猜想三: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2.已知常用的強酸(H2SO4、HCI、HNO3)跟常用的強堿(NaOH、KOH)反應生成的鹽的水溶液顯中性.現(xiàn)將某白色粉末A溶入一無色中性液體中,按下列圖示進行實驗.

試按上列要求推斷未知物:
(1)用化學式寫出:BBa(NO32;DCu(OH)2
(2)若A是純凈物,無色中性液體也是純凈物,則中性液體是H2O.
(3)A 是純凈物,無色中性液體是只含一種溶質的溶液,則中性液體是(填化學式)Na2SO4 溶液或NaNO3溶液.
(4)寫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uSO4+Ba(NO32═BaSO4↓+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一瓶密閉的NaOH固體,對其成分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

(1)步驟Ⅰ的現(xiàn)象說明樣品中含有Na2CO3(填化學式).
(2)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3)若要達到實驗目的,還需要對上述操作進行補充,請簡述實驗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圖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huán)圖.
①從宏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從微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②試寫出圖1中實現(xiàn)b轉化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圖2表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試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Cl2+H2O═HCl+HClO
(3)圖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寫出溴單質(Br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