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分離液態(tài)空氣不能得到的氣體是(  )
A.氧氣B.氬氣C.氮氣D.氫氣

分析 空氣中的成分按體積分數即使,含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0.03%.

解答 解:空氣中含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0.03%,空氣中不含有氫氣,即使含有也是含量極低,因此無法直接從空氣中分離獲得氫氣.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空氣的組成,只要掌握了空氣的成分組成,解答起來比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除去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
A.CO2 (CO)--點燃
B.CaO (CaCO3 )--高溫煅燒
C.N2 ( O2)--通入灼熱的銅網
D.MnO2 (KCl )--加適量水充分溶解,過濾,洗滌、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中A、B都由兩種相同元素組成,C、D均為氣體單質,C可供人和動物呼吸,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
(1)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A過氧化氫,B水;C氧氣,D氫氣.
(2)寫出反應②、③的符號表達式:②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③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已實施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中,農村地區(qū)PM2.5和PM10(粒徑分別不大于2.5μm和10μm的顆粒物)允許的最大濃度分別為75μm/m3和150μm/m3(24小時平均值).
(1)氣體B是氮氣.
(2)寫出氣體A的一種用途供給呼吸.
(3)寫出紅磷在氣體A中燃燒的反應表達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4)結合數據分析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比PM10的大(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可以鑒別酒精和蒸餾水的化學方法是( 。
A.聞氣味B.測密度
C.嘗味道D.加入硫酸銅白色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沒有正確體現 對比這種科學思想的是(  )
A.
探究燃燒的條件
B.
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C.
探究分子運動速度的影響因素
D.
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實驗室有一瓶黑色固體CuO,但是混入了少量鐵粉.為了測定其中CuO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圖方案.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O2═Na2CO3+H2O.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裝置有什么明顯缺陷尾氣有毒,未處理掉.
(2)實驗前先通入 CO的目的是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
(3)A組同學稱量反應前固體混合物的質量是10克,充分反應后玻璃管中固體的質量為8.4克,由此數據計算混合物中CuO的質量分數為80%.
(4)B組同學稱量反應前固體混合物的質量是10克,試管中物質的總質量是200.0克,充分反應后試管中物質的總質量是202.2 克,由此數據計算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是40%.
(5)你認為A組同學所測的數據更合理,另一組同學所測數據偏差過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氣體未能完全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已知A、B在常溫下都是無色液體,且A、B的組成元素相同;A在MnO2催化作用下會分解生成無色液體B和D.氣體D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空氣中氣體F的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M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
AH2O2BH2OCH2DO2
(2)物質B的電解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該反應中三種物質BCD的分子個數比為:2:2:1.
(3)氣體C具有可燃性,其燃燒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為確保安全,點燃前,一定要檢驗氣體的純度.
(4)氫氣是公認為是最清潔的燃料原因是氫氣燃燒的生成物是水.
(5)以下制取氫氣途徑中,從節(jié)約能源和綠色環(huán)保角度看,你認為較為有發(fā)展前途的是B(填序號)
A.電解水2H2O$\frac{\underline{\;電解\;}}{\;}$2H2+O2
B.利用太陽能分解水  2H2O$\frac{\underline{\;太陽能\;}}{\;}$2H2+O2
C.水煤氣法:C+H2O(氣)$\frac{\underline{\;高溫\;}}{\;}$CO+H2
D.熱裂法    CH4$\frac{\underline{\;高溫\;}}{\;}$2H2+C
(6)若M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M+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你認為天然氣主要成分M中組成的元素為C(填序號)
A只含碳氫元素
B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C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實驗設計是化學實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請根據下列實驗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活動與探究一】收集不同體積比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
方案一:如圖1所示
(1)請寫出硬質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高溫\;}}{\;}$Cu+CO2
(2)該實驗能獲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其原因是一氧化碳沒有完全參與反應,有剩余
方案二:根據如圖2裝置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提示:飽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氣體,部分夾持裝置及導管已略去)
(1)寫出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CO氣體應由b(填“a”或“b”)通入,在C中混合后,由另一導管導出.
(3)裝置C中濃硫酸的兩點主要作用:
①干燥氣體,減少實驗誤差;②通過觀察導管口的氣泡來判斷是否得到了混合氣體.
測定某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用如圖3裝置進行如下實驗:①取研碎后的鈣片4克,倒入氣密性良好的錐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置于電子天平上測出裝置總質量.②打開活塞,滴入足量稀鹽酸后關閉活塞,待氣泡不再冒出時,測出反應后裝置總質量.③整理相關數據如下表,計算出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反應前總質量(克)275.58
反應后總質量(克)274.92
反應前后質量差(克)0.66
容器內氣體質量差(克)m
(1)該實驗中,如果裝置中不加固態(tài)干燥劑(吸水不吸二氧化碳),則最終所算得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將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反應前容器內是空氣(密度為ρ1),反應后全部是CO2(密度為ρ2).則反應前后容器(容積為V)內的氣體質量差m為(ρ21)V.(用字母表示,反應物的體積忽略不計)
(3)小明查閱有關數據后,計算出反應前后容器內的氣體質量差m為0.22克,結合表中數據,計算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鈣片中的其它成分不與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