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金屬在生產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
(1)大量的銅用于做導線,利用了金屬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
(2)鋁的金屬活動性很強,在空氣中卻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鋁在空氣中氧化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鋁及其氧化物的化學性質很特別,既能和酸反應,又能和堿反應,其中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H2SO4═Al2(SO43+3H2↑.
(3)鎂所具有的輕質特性決定了鎂合金是生產航天器、軍用飛機必不可少的結構材料.用菱鎂礦(MgCO3)生產金屬鎂的大致流程如下:MgCO3MgOHClMgCl2Mg
檢驗步驟①中菱鎂礦是否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取反應后的固體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說明沒有完全分解,若不產生氣泡,說明完全分解.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MgO+2HCl═MgCl2+H2O.

分析 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
通常情況下,鋁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鋁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
碳酸鎂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和二氧化碳;
氧化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

解答 解:(1)大量的銅用于做導線,利用了金屬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
故填:導電性.
(2)鋁的金屬活動性很強,在空氣中卻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鋁在空氣中氧化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
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H2SO4═Al2(SO43+3H2↑.
故填:鋁在空氣中氧化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2Al+3H2SO4═Al2(SO43+3H2↑.
(3)檢驗步驟①中菱鎂礦是否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取反應后的固體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說明沒有完全分解,若不產生氣泡,說明完全分解;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MgO+2HCl═MgCl2+H2O.
故填:取反應后的固體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說明沒有完全分解,若不產生氣泡,說明完全分解;MgO+2HCl═MgCl2+H2O.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只有掌握了各種物質的性質,才能夠判斷物質之間相互轉化時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從而可以進行各方面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硒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如圖是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由圖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硒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表為某地四次雨水的近似pH,其中屬于酸雨的是( �。�
雨水編號ABCD
近似pH7.66.65.64.6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向100g3.65%的鹽酸中逐滴加入4%的氫氧化鈉溶液至200g,測得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1所示,計算回答:

(1)據(jù)圖1分析:加入氫氧化鈉溶液100g時與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2)計算坐標中a點相應的值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
(3)請在如圖2的坐標圖中描繪出“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200g”的變化曲線(要求:在坐標軸上標出主要的相關點數(shù)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水的組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水由水分子構成
B.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C.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D.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成語蘊含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刻舟求劍B.滴水成冰C.死灰復燃D.花香四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各物質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Na2CO3、KNO3B.Ca(OH)2、KCl、K2CO3
C.H2SO4、Na2SO4、NaOHD.CuSO4、NaOH、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足量鎂帶投入NH4Cl溶液中,發(fā)現(xiàn)鎂帶逐漸溶解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鎂能與NH4Cl溶液反應嗎?如果能反應,生成物可能是什么?同學們進行下列實驗探究:
探究1: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是什么?
【進行猜想】可能是MgCl2
【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反應后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入NaOH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是MgCl2
 另取反應后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入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探究2:反應后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進行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H3;
猜想二:可能是氫氣;
猜想三:可能是NH3和H2的混合氣體;
【查閱資料】在百度網頁中輸入氨氣的化學性質,可以獲知氨氣的部分化學性質如下:
①跟誰反應:NH3+H2O═NH3•H2O
②跟酸反應:NH3+HCl═NH4Cl   2NH3+H2SO4═(NH42SO4
③跟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3CuO+2NH3_3Cu+3H2O+N2
【實驗探究】為了探究氣體的成分,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①A中觀察到A中棉花團變紅色,證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內觀察到黑色粉末變紅色,證明有H2;
③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氣.
【實驗結論】綜合以上實驗現(xiàn)象和分析,鎂與NH4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NH4Cl=MgCl2+H2↑+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證據(jù)是科學探究中獲得結論的重要的依據(jù).讓我們一起經歷一次尋找證據(jù)的旅程吧.
【實驗目的】制取純凈的硫酸鋇(反應原理:Na2SO4+BaCl2═BaSO4↓+2NaCl)
【實驗步驟】取一定量的硫酸鈉和氯化鋇溶液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純凈的硫酸鋇.
(1)實驗中,能直接觀察到說明硫酸鈉和氯化鋇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的證據(jù)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2)判斷任一反應物是否完全反應的證據(jù)可按如下方法獲�。�
猜想方案證據(jù)結論
氯化鋇可能已
完全反應
取少量濾液,加入稀硫酸
溶液,觀察現(xiàn)象
無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鋇已完全反應
硫酸鈉可能已
完全反應
無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鈉未完全反應
(3)如果實驗證明氯化鋇已經反應完全,要尋找硫酸鋇已純凈的證據(jù),我們可以從證明實
驗制得的硫酸鋇中沒有氯化鈉(填具體物質)來設計實驗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