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為了測量鹽水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移動.

(2)將盛有適量鹽水的杯子放在調節(jié)好的天平左盤內(nèi),測出杯子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28 g.然后將杯中鹽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_______cm3.

(3)再將盛有剩余鹽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盤內(nèi),改變砝碼的個數(shù)與游碼的位置,使天平橫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盤中砝碼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杯子及杯內(nèi)剩余鹽水的總質量為_______g.

(4)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kg/m3.

右 60 62 1.1×103 【解析】(1)由甲圖可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所以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動。 (2)由圖乙可知,鹽水的體積V=60cm3; (3)杯子及杯內(nèi)剩余鹽水的總質量為m剩=50g+10g+2g=62g; (4)由可得,鹽水的密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豐縣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是該實驗的裝置圖,在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先調整固定_____(A/B)的位置.

(2)小文觀察了水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情況,并記錄了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

①第5min水的溫度如圖甲所示,示數(shù)為_____.

②請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先描點,再用平滑的曲線畫出水的沸騰圖象_________.

③圖丙中圖_____(a/b)是水在沸騰前的情況、在給水加熱的過程中,若這些氣泡在上浮的過程中越來越小,說明杯中底部的水溫_____(大于/等于/小于)上部的水溫.

④小明小組在測量時選擇圖丁的B裝置做實驗,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

⑤小麗用同一酒精燈加熱水,先后做了兩次“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分別畫出如圖戊所示的a、b兩條圖線,實驗數(shù)據(jù)及繪圖都是正確的、試分析導致兩次圖線差異的原因是_____.

B 98℃ b 大于 減少熱量的散失,縮短加熱時間 水的質量不同 【解析】(1)用酒精燈進行加熱時,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安裝裝置時,應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方便調節(jié),所以先安裝B再安裝A; (2)①圖甲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圖中的示數(shù)為98℃; ②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做出對應的點,然后再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 ③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減小,到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聲現(xiàn)象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fā)現(xiàn)敵人騎兵的活動,常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以下解釋錯誤的是( )

A. 馬蹄踏在地面時,使土地振動而發(fā)聲 B. 馬蹄聲可以沿土地傳播

C. 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到人耳 D. 土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

B 【解析】試題分析: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馬蹄踏在地面時,使土地振動而發(fā)聲,故A正確;馬蹄聲可以沿土地傳播,故B正確;馬蹄聲也可以由空氣傳到人耳,故C錯;土地是固體,聲音在土地中傳播的要快一些,故D正確;應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章聲現(xiàn)象單元檢測題 題型:填空題

星期天,小明要試試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發(fā)聲效果,需要調整琴弦的松緊程度,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琴聲的 (填“響度”或“音調”).正在這時,有位同學在樓下叫他去打球,他一聽是小剛,馬上答應了.他是根據(jù)聲音的 判斷是小剛在喊他.

音調;音色 【解析】試題分析:小明的做法是通過調整琴弦的松緊程度來調節(jié)音調;不同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小明根據(jù)音色的不同判斷出是小剛在喊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章聲現(xiàn)象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在操場上上體育課,體育老師發(fā)出的口令,近處的學生聽到了,而遠處的學生沒有聽清楚,其原因是

A. 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響度小

B. 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好

C. 老師發(fā)出的聲音頻率低

D. 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振動幅度大

A 【解析】試題分析:聲音傳遞的過程伴隨著能量的傳遞,會消耗能量,故距離越遠振幅越小,響度就越小,故應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六章 物質的物理屬性 培優(yōu)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點燃蠟燭會使它上方的扇葉旋轉起來.這是因為蠟燭的火焰使附近空氣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空氣的密度變_______,所以熱空氣_______(選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氣流,氣流流過扇葉時,帶動扇葉轉起來.

小 上升 【解析】因為蠟燭的火焰使附近空氣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由可知,空氣的密度變小,所以熱空氣上升形成氣流,氣流流過扇葉時,帶動扇葉轉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六章 物質的物理屬性 培優(yōu)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一張鐵皮的質量是2.5 kg,一只鐵水壺的質量是250 g,則它們的質量比為_______,密度比為_______.

10:1 1:1 【解析】(1)由題,一張鐵皮的質量是2.5 kg,一只鐵水壺的質量是250 g,則它們的質量比為2.5kg:0.25kg=10:1; (2)鐵皮和鐵水壺是由同種物質組成的,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無關,所以密度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階段復習:機械運動、聲現(xiàn)象單元測試卷 題型:計算題

一列火車長280m,穿過一個長2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這個速度通過一個長3520m的大橋,這列火車通過大橋用了多少時間?

200s. 【解析】【解析】 (1)已知火車長280m,穿過一個長2000m的隧道,火車通過的路程為s1=2000m+280m=2280m, 火車所用時間為t1=2min=2×60s=120s, 所以火車的速度. (2)火車以相同的速度通過一個長3520m的大橋,火車所通過的路程為s2=3520m+280m=3800m, 所以這列火車通過大橋所用時間. 答: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2018屆八年級上冊物理第2章聲音與環(huán)境單元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初二(6)班某同學在調查教室內(nèi)的噪聲情況時記錄如下:

時間:2013年10月10日12:00,

地點:初二(6)教室

①小紅等幾位同學在收看江蘇文藝頻道播放的音樂欣賞

②小黃在看課外書籍

③小馬在講臺前拍球

④還有幾位同學圍坐在一起大聲爭論著問題

(1)根據(jù)該同學的記錄,對于小黃而言,噪聲有________ .(填序號)對于小紅而言噪聲有________.(填序號)

(2)以該同學的記錄為背景,請你對控制教室內(nèi)噪聲提出建議或方案________(不少于二條)

①③④ ③④ 教室內(nèi)不允許播放音樂和拍球;大聲討論(讓發(fā)聲同學小點聲音);該同學自己戴上耳塞 【解析】解答:(1)小黃在看書,所以此時教室內(nèi)所有的聲音都會影響到他,因此教室內(nèi)的聲音對于小黃而言都是噪音,故對于小黃而言①③④都是噪音;小紅在收看文藝頻道的節(jié)目,所以除了電視發(fā)出的聲音其他的聲音對于小紅而言都是噪音,故對于小紅而言③④都是噪音;(2)教室里是同學們學習的地方,因此所有的聲音都可能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