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DNA分子復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中期
B、需要精確的模板
C、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半保留復制
考點: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
專題:
分析:有關DNA分子復制,需要考生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DNA復制過程:
 (1)解旋:需要細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
 (2)合成子鏈:以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與母鏈互補的子鏈.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鏈,母鏈和相應子鏈盤繞成雙螺旋結(jié)構(gòu).
2.特點:(1)邊解旋邊復制;(2)復制方式:半保留復制.
3.條件:(1)模板: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2)原料: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4.DNA分子復制發(fā)生的時期: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5.準確復制的原因:
(1)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提供精確模板.
(2)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復制準確地進行.
解答: 解:A、DNA分子的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A錯誤;
B、DNA分子的復制需要精確的模板,B正確;
C、DNA分子復制過程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正確;
D、DNA分子復制的方式為半保留復制,D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DNA分子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復制方式的時期、所需的條件、過程、特點、方式及意義等基礎知識,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動物的精原細胞有染色體32條,則在該動物的初級精母細胞核中存在的染色體數(shù)、四分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分別是( �。�
A、32  16  64 64
B、16  8  32 32
C、32  8  32 64
D、16  0  32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對黃化豌豆幼苗莖切段的實驗研究中,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IAA)對黃化豌豆幼苗莖切段伸長和乙烯產(chǎn)量的影響,得到如圖所示實驗結(jié)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中需要設置IAA濃度為0的對照組
B、光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從而影響實驗結(jié)果,所以整個實驗應在黑暗中進行
C、當生長素的濃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會促進乙烯的產(chǎn)生,進而抑制生長素促進切段細胞伸長的作用
D、某實驗組莖切段長度增加了50%,通過分析該莖切段的乙烯產(chǎn)量不能確定處理該莖切段的IAA濃度與最適濃度的大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一塊馬鈴薯甲蟲成災的地里,噴了一種新的農(nóng)藥后,約98%的甲蟲死了,約2%的甲蟲生存下來,生存下來的原因是( �。�
A、有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抗藥性個體存在
B、以前曾噴過某種農(nóng)藥,對農(nóng)藥有抵抗力
C、約有2%的甲蟲未吃到沾有農(nóng)藥的葉子
D、生存下來的甲蟲是身強體壯的年輕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誘變育種所依據(jù)的遺傳學原理是(  )
A、基因自由組合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變異
D、蛋白質(zhì)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溶酶體具有細胞內(nèi)消化功能,其內(nèi)部水解酶的最適pH在5.0左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溶酶體由高爾基體斷裂后形成
B、溶酶體執(zhí)行功能時伴隨其膜成分的更新
C、細胞溶膠中H+轉(zhuǎn)運到溶酶體內(nèi)需消耗能量
D、溶酶體對自身細胞結(jié)構(gòu)無分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示一對同源染色體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來自父方的染色單體與來自母方的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B、B與b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C、A與a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D、A與a的分離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根據(jù)各概念圖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如圖可以表示植物細胞內(nèi)儲能物質(zhì)b和糖原a的關系
B、
如圖中a和b分別代表DNA和RNA,乙圖可以代表原核細胞內(nèi)的核酸
C、
如圖可體現(xiàn)出細胞內(nèi)的膜系統(tǒng)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系
D、
如圖不能體現(xiàn)酶c、蛋白質(zhì)a和核糖核酸b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小組在環(huán)境溫度為25℃其它條件均適宜時,測得某植物葉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后(完全黑暗)釋放CO2的速率(實驗一),繪制曲線圖甲;為研究環(huán)境因素對該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他們繼續(xù)設計并完成實驗二(圖乙),圖乙是在光照充足且適宜的條件下將植株放在特殊的裝置內(nèi),測得的數(shù)據(jù)(吸收或釋放CO2的速率是指單位面積葉片在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或釋放CO2的量),回答下列問題:

(1)CO2進入葉肉細胞被固定的場所是
 

(2)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實際光合作用面積可用圖甲中
 
的面積表示,其中圖形B的面積表示
 
.若提高溫度、降低光照,則圖形
 
(填“A”或“B”)的面積變小.
(3)實驗二的實驗目的是:
 
,據(jù)圖分析該植物在該光照條件下,30℃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
 
(大于、小于或等于)25℃時合成的有機物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