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一個細胞的亞顯微鏡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此圖表示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則不應該有的結構是
 
 
.(填編號)
(2)若此圖為葉肉細胞,圖中能被健那綠染液染成藍綠色的結構是
 
(填編號),但此細胞不適合用于該結構的觀察,原因是
 

(3)研究細胞內(nèi)各種細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要將它們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
 
考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
專題:
分析:分析圖解:圖中1是細胞壁,2是高爾基體,3是核仁,4是核膜,5是染色質(zhì),6是核孔,8是線粒體,9是葉綠體,10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11是液泡,12是核糖體,13是細胞膜.
解答: 解:(1)若此圖表示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則不應該有的結構是9葉綠體和11液泡.
(2)若此圖為葉肉細胞,圖中能被健那綠染液染成藍綠色的結構是8線粒體.由于經(jīng)健那綠染色的線粒體顏色為藍綠色,與葉綠體顏色相近,會影響對線粒體的觀察,因此此細胞不適合用于該結構的觀察.
(3)研究細胞內(nèi)各種細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要將它們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
故答案:
(1)9     11
(2)8     經(jīng)健那綠染色的線粒體顏色為藍綠色,與葉綠體顏色相近,會影響對線粒體的觀察
(3)差速離心法
點評:本題結合植物細胞結構圖,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熟記各種細胞器的圖象、分布和功能,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注意動植物細胞的區(qū)別,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細胞膜對不同物質(zhì)的轉(zhuǎn)運過程及相關的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時水分子的主要移動方向
B、d參與細胞間的識別作用
C、c過程可以表示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
D、b表示的物質(zhì)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減數(shù)分裂中,某生物的初級精母細胞中有10對著絲粒,期中精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 。
A、10對B、20條
C、5對D、10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些試劑能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化合物產(chǎn)生特定的顏色反應,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斐林試劑-還原糖-磚紅色
B、蘇丹Ⅲ染液-脂肪-橘黃色
C、雙縮脲試劑-蛋白質(zhì)-藍色
D、碘液-淀粉-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RNA和蛋白質(zhì)等大分子物質(zhì)都是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的
B、在顯微鏡下觀察分裂間期的真核細胞,可以看到細胞核的主要結構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
C、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zhì)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
D、原核細胞的擬核除沒有核膜外,其他方面與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沒有差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正常人空腹血漿胰島素濃度為5~20μU/mL,人體血漿胰島素濃度的相對穩(wěn)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給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與Ⅰ型糖尿病人血漿胰島素濃度變化對比結果見下圖,分析回答:
(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同時檢測胰高血糖素和血糖含量,變化曲線的峰值分別出現(xiàn)在胰島素峰值
 
(填“之前”、“之后”或“同時”),這是因為
 

(2)圖示數(shù)據(jù)說明,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島素量較非糖尿病肥胖者
 
,且高峰
 
(填“提前”或“延遲”)出現(xiàn).
(3)肥胖者血漿胰島素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體內(nèi)脂肪細胞變得肥大,體內(nèi)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的密度
 
(填“增加”、“降低”或“基本不變”),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會
 
,形成胰島素抵抗,易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肥胖者盡早減輕體重,會減少患糖尿病的風險.
(4)胰島素含有兩條肽鏈,由51個氨基酸組成.有關胰島素的敘述正確的有
 
(填序號).
①在胰島A細胞中合成                     ②含有49個肽鍵
③胰島素的分泌與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有關       ④胰島素能促進細胞中糖原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中水的含量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水是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老年人細胞中含水量比嬰兒的少
C、抗旱的植物細胞內(nèi)自由水含量相對少
D、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和生長迅速時,通常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會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神經(jīng)元涂片,圖甲是他看到的一個視野.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該同學看到的主要是神經(jīng)元的
 
 

(2)圖乙為該同學在網(wǎng)絡上查閱到的一個神經(jīng)-肌肉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當興奮傳到傳出神經(jīng)末梢時,Ach(乙酰膽堿)與Ach受體結合,引起肌肉收縮.
a.當興奮傳導到①處時,興奮部位膜兩側(cè)的電荷分布情況為
 
;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種藥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則會導致
 

b.若某神經(jīng)遞質(zhì)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使氯離子大量流入膜內(nèi),膜內(nèi)外的電位差會
 
(“增大”或“減小”),不容易發(fā)生電位逆轉(zhuǎn),因此,該遞質(zhì)是
 
性神經(jīng)遞質(zhì)(“興奮”或“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1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A、B、C、D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內(nèi)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關的生理過程;圖2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一食物鏈及部分能量流動情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中B、C分別屬于分解者和生產(chǎn)者
B、圖1中表示呼吸作用過程的是2、3、4、5
C、圖2中
①+④
的比值代表兔與狼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圖2中③和④屬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流向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