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請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培養(yǎng)、發(fā)酵過程中的相關問題:
(1)在“分離以尿素為氮源的微生物”的實驗中,配制好的尿素固體培養(yǎng)基加上封口膜后用高壓蒸汽滅菌方法滅菌,冷卻后加入用G6玻璃紗漏斗過濾的尿素溶液.玻璃紗漏斗角后需用適宜濃度的HCl浸泡,再用蒸餾水沖洗,干燥后保存.
(2)在“果汁中的果膠和果膠酶”實驗中,可以用D(A.50%乙醇  B.70%乙醇   C.90%乙醇  D.95%乙醇)鑒別果膠.果膠酶可以從黑曲霉或蘋果青霉中提取,配制這些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時需要將pH調至中性偏酸.
(3)在“用果汁制作果酒”實驗中,為了增加果酒的含糖量,可以在發(fā)酵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

分析 1、消毒和滅菌:

 消毒滅菌
概念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使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內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學藥劑消毒法、紫外線消毒法灼燒滅菌、干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
適用對象操作空間、某些液體、雙手等接種環(huán)、接種針、玻璃器皿、培養(yǎng)基等
2、培養(yǎng)微生物時還需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如培育乳酸桿菌時需要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維生素;培養(yǎng)霉菌時需要將培養(yǎng)基的pH調至酸性;培養(yǎng)細菌時需要將pH調至中性和微堿性;培養(yǎng)厭氧型微生物時則需要提供無氧的條件.

解答 解:(1)培養(yǎng)基常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玻璃紗漏斗角后需用適宜濃度的HCl浸泡,再用蒸餾水沖洗,干燥后保存.
(2)在“果汁中的果膠和果膠酶”實驗中,可以用95%乙醇鑒別果膠.果膠酶可以從黑曲霉或蘋果青霉中提;黑曲霉或蘋果青霉都屬于真菌,配制真菌的培養(yǎng)基時需要將pH調至中性偏酸.
(3)在“用果汁制作果酒”實驗中,為了增加果酒的含糖量,可以在發(fā)酵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
故答案為:
(1)高壓蒸汽滅菌  HCl  蒸餾水    
(2)D  蘋果青霉  中性  偏酸
(3)蔗糖

點評 本題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果膠酶、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yǎng)等知識,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步驟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國學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水稻葉色突變體具有較高的光合速率.圖l為光合速率日變化圖,圖2是葉綠素含量,高光照下的氣孔導度(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及光合酶的活性相對值.請回答

(1)提取突變體的光合色素時,加入SiO2,有助于研磨充分.突變體中色素含量差異較大的是葉綠素b,與野生型水稻相比,慮紙條上差異最大的是第4條(從上往下)色素帶.
(2)上午6時至8時,突變體的CO2吸收速率比野生型的小,據圖推測,最可能的原因是突變體葉綠素含量低,吸收CO2進行光合作用能力弱.
(3)中午11至12時,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強度過高,導致氣孔導度減小,而突變體的光合速率上升,推測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其氣孔導度更大,吸收更多的CO2固定CO2的速率更快;二是光和酶含量多,導致對光反應產生的ATP的利用速率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多不飽和脂肪酸需要從膳食中攝取,而不能被人體直接合成.科學家通過轉基因手段將w-6脂肪酸脫氫酶基因(FAT1)整合到肉;蚪M,以期提高肉牛體內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促進人體健康.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w-6脂肪酸脫氫酶基因(FAT1)導入到肉牛細胞中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在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需要的條件除擴增緩沖液、模板DNA、4種原料和能量外,還需要引物和Taq酶.
(2)構建好的基因表達載體主要包括復制原點、啟動子、目的基因、終止子和標記基因,其中啟動子功能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位點,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
(3)哺乳動物的脂肪細胞來源于前脂肪細胞,脂肪組織體積增大是前脂肪細胞分裂和分化和脂肪細胞的生長結果.
(4)在體外培養(yǎng)前脂肪細胞,需過濾脂肪組織血管基質,并經胰蛋白酶消化而得到單個前脂肪細胞,進行原代培養(yǎng).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操作及培養(yǎng)過程均需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成熟組織細胞間質少、細胞松散,所以隨著前脂肪細胞的分化,細胞貼壁生長性能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以一個有正常葉舌的小麥純系種子為材料,進行輻射處理.處理后將種子單獨隔離種植,發(fā)現其中有兩株(甲、乙)的后代分離出無葉舌突變株,且正常株與突變株的分離比例均接近3:1,這些葉舌突變型都能真實遺傳.請回答:
(1)輻射處理正常葉舌的小麥純系種子,其后代分離出無葉舌突變株,該育種方式是誘變育種.該過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種子,其原因是基因突變具有多方向性和稀有性.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現3:1的分離比,表明輻射處理最可能導致甲、乙中各有一(一、二或多)個基因發(fā)生突變.
(2)無葉舌突變基因在表達時,與基因啟動部位結合的酶是RNA聚合酶.如圖是正常葉舌基因中的部分堿基序列,其編碼的蛋白質中部分氨基酸序列為“…甲硫氨酸一絲氨酸-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酪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AUG,絲氨酸的密碼子是UCU、UCC、UCA、UCG,酪氨酸的密碼子是UAC、UAU,終止密碼子是UAA、UAG、UGA). 研究發(fā)現,某突變株的形成是由于該片段方框2處的C∥G替換成了 A∥T,結果導致基因表達時提早出現終止密碼子.

(3)將甲株的后代種植在一起,讓其隨機傳粉,只收獲正常株上所結的種子,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結籽率相同,則其中無葉舌突變類型的比例為$\frac{1}{6}$.
(4)現要研究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fā)生在一對基因上,還是分別發(fā)生在獨立遺傳的兩對基因上,可選甲、乙后代的無葉舌突變株進行單株雜交,統(tǒng)計F1的表現型及比例進行判斷:
①若F1全為無葉舌突變株,則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fā)生在一對基因上;
②若F1全為正常葉舌植株,則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fā)生在兩對基因上.
請用遺傳圖解說明第②種情況.(基因符號用A/a,B/b表示,要求寫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中,甲圖為某哺乳動物體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圖,乙、丙、丁圖為該動物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染色體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判斷該動物是否為純合子應選用另一雌性動物與其測交
B.甲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
C.乙細胞和丙細胞分裂時均可以發(fā)生基因重組
D.丁細胞繼續(xù)分裂可能會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食物網中含有6條食物鏈
B.處于第三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有人、鼬和鷹
C.鷹和鼬之間存在捕食和競爭的關系
D.大量捕殺鼬會導致鷹的數量大幅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食物鏈和食物網是能量流動的主要渠道
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是進行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
C.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群落之間信息傳遞雙向進行
D.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唯一能量來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表示AIP和ADP之間的轉化,可以確定的是( 。
A.a為ADP,b為AIPB.l和C2是同一種物質
C.酶l和酶2是同一種酶D.能量l和能量2來源相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為植物和高等動物(如人體)新陳代謝的部分過程示意圖.分析同答:

(1)甲、乙兩種結構的圖為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甲、乙兩種細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轉換器”,其中在甲細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轉換的過程是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2)圖中甲、乙兩種結構的膜面積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積是通過類囊體的堆疊,乙增加膜面積是通過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甲的D結構中發(fā)生的反應稱光反應,該反應之所以在D上進行,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看,是由于D中有與光反應有關的色素和酶.
(3)請寫出在甲結構進行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
(4)發(fā)生在高等動物細胞結構乙中的生理過程是(填圖中的序號)⑦,在缺氧情況下,物質A可通過⑤過程形成物質C(填名稱)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