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6292  126300  126306  126310  126316  126318  126322  126328  126330  126336  126342  126346  126348  126352  126358  126360  126366  126370  126372  126376  126378  126382  126384  126386  126387  126388  126390  126391  126392  126394  126396  126400  126402  126406  126408  126412  126418  126420  126426  126430  126432  126436  126442  126448  126450  126456  126460  126462  126468  126472  126478  126486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以下疾病中,屬于單基因遺傳病的是( 。
A.乙型肝炎B.艾滋病C.貓叫綜合征D.白化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誘發(fā)基因突變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誘因中,屬于生物因素的是( 。
A.紫外線照射B.病毒感染C.秋水仙素處理D.攝入亞硝酸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證明(  )
A.RNA是遺傳物質B.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C.DNA是遺傳物質D.蛋白質是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某雙鏈DNA分子含有1000個堿基對,已知腺嘌呤(A)數(shù)目是300個,則胞嘧啶(C)的數(shù)目是( 。
A.300B.400C.600D.7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科研人員在某地區(qū)野生型果蠅(正常眼色)種群中發(fā)現(xiàn)兩只突變型褐眼雌果蠅,分別記為果蠅A和果蠅B.為研究果蠅A和果蠅B的突變是否為同一突變類型,進行了如下實驗.
組別親本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
實驗一A×純合正常雄果蠅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實驗二B×純合正常雄果蠅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
實驗三實驗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蠅互相交配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請回答:
(1)果蠅B發(fā)生了顯性(填“顯性”或“隱性”)突變,判斷的依據(jù)是實驗三的子代中出現(xiàn)正常眼色.
(2)果蠅A的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jù)是實驗一的子代中雌、雄的比例為2:1.
(3)實驗一的子代中,導致雌、雄中正常眼色與褐眼比例差異的可能原因是突變有純合致死效應,請用遺傳圖解方式表示實驗一得到子代的過程(基因用字母R、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科學家在研究DNA復制時,提出了三種模型:全保留復制、半保留復制和彌散復制(如圖所示),并用大腸桿菌作為實驗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進行了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DNA復制時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將15N標記的大腸桿菌在含14N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培養(yǎng)兩代(Ⅰ和Ⅱ),先后提取每代的DNA并離心.子Ⅰ代DNA離心后出現(xiàn)1條密度帶,說明DNA的復制方式可能是半保留復制、彌散復制,子Ⅱ代DNA離心后得到2條密度帶,可進一步說明DNA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3)若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將上述大腸桿菌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至n代,子n代DNA離心得到2條密度帶,與子Ⅱ代的離心結果相比,密度帶的位置不改變(改變/不改變).
(4)若將子代DNA雙鏈分開后再離心,其結果不能(能/不能)說明DNA的復制方式,理由是若將DNA雙鏈分開,全保留復制和半保留復制的結果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圖1為與某細胞分裂相關的數(shù)量變化曲線,圖2為某動物組織切片顯微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1表示人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則n等于46.
(2)若圖1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組數(shù)變化,則a到b的變化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或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3)圖2中②細胞名稱為次級卵母細胞,判斷依據(jù)是細胞②正在發(fā)生不均等分裂,細胞內無同源染色體,所以為次級卵母細胞.
(4)若圖1表示每條染色體上DNA數(shù)目的變化,則處于a時期的細胞可以為圖2中的①③(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屬于動物細胞、玉米植株細胞中所共有的糖類是(  )
A.葡萄糖、乳糖B.脫氧核糖、核糖
C.糖原、核糖D.蔗糖、脫氧核糖、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蛋白質和多肽的主要區(qū)別是(  )
A.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更大
B.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更復雜
C.蛋白質含有的氨基酸數(shù)目更多
D.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變化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科研小組為了研究不同水位調控對水稻進光合速率的影響,設置了四組實驗,其中一組為深造條件適宜的對照組,另外三組分別作干旱處理、受澇處理和受漬(澇是雨后農(nóng)田積水,超過農(nóng)作物耐淹力而形成;漬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過高,導致土壤水分處于飽和狀態(tài),不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處理,并測定光合速率.結果如表所示.回答問題:
組別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
8:0010:0012:0014:0016:0018:00
對照組13.2614.8922.3913.4812.229.78
干旱組15.4316.7825.4315.7413.9810.86
受澇組12.5513.2219.4713.0112.787.23
受漬組11.3612.6718.6912.2412.036.44
(1)光反應的產(chǎn)物在暗反應中用于C3的還原,在水稻葉肉細胞中,能產(chǎn)生水并伴隨著ATP合成的部位是線粒體內膜.
(2)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不同的處理組在12:00~14:00時間段內光合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是溫度過高導致氣孔關閉,CO2供應減少,導致光合速率下降,在16:00~18:00時間段內,伴隨著光合速率的下降,葉肉細胞內C3的含量將減少.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栽培水稻時應避免受澇和受漬,水稻栽培時往往在抽穗開花期進行受旱處理,式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說明原因:干早處理后的水稻凈光合速率大于正常植株,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