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對B木板,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B的加速度.
(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求出B的速度等于A的速度需要的時間,然后由位移公式求出A、B的位移,然后應用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求出A、B沿斜面上升過程的時間.
(3)由牛頓第二定律求B的加速度,應用運動學公式求出A、B的位移及A、B間的相對位移,即A到B下端的距離.
解答 解:(1)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μ1Mgcosθ-mgsinθ=ma1,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1=10m/s2;
A、B相對靜止需要的時間為:t1=v0a1=410s=0.4s
A的位移為:xA=v0t1=4×0.4m=1.6m,
B的位移為:xB=v02t1=42×0.4m=0.8m,
AB的相對位移為:△x=xA-xB=0.8m,
A、B勻速運動的時間為:t=L−d+△xv0=3−1.2+0.84s=0.65s
(3)B開始向下加速運動的加速度:a2=μ2Mgcosθ+mgsinθm=10m/s2,
B與A相對靜止后B的加速度為:a3=mgsinθ−μ2Mgcosθm,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a3=2m/s2
A、B相對靜止的時間:t2=v1a2=410s=0.4s,
A的位移為:xA′=v1t2=4×0.4m=1.6m,
B的位移為:xB′=v12t2=42×0.4m=0.8m,
相對位移為:△x′=xA′-xB′=0.8m,
此時A離B右端的距離為:d′=△x′+(d-△x)=1.2m,
AB速度相等后,B以加速度a2加速運動,B到達P所用時間為t3,
則:L-d-xB=v1t3+12a2t3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3=0.2s
A距B下端的距離為:△x″=v1t3+12a3t23−v1t3=0.04m
答:(1)B木板沿斜面向上加速運動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
(2)A沿斜面上升過程所經歷的時間t為0.65s;
(3)A、B沿斜面向下開始運動到木板B左端與P接觸時,A距B下端的距離為0.04
點評 本題的物體運動過程復雜,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是解題的關鍵,應用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邊計算邊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要注意相對位移不能直接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求解,而要根據(jù)兩個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移關系來研究.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動機所消耗的電功率I2Rt | B. | t秒內所產生的電熱為IUt | ||
C. | t秒內所產生的電熱為I2Rt | D. | t秒內所輸出的機械能為(U-IR)I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塊接觸彈簧后一直做減速運動 | |
B. | 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 | |
C. | 當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時,速度也為零 | |
D. | 物體A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減小過橋車輛受到的摩擦力 | |
B. | 減小過橋車輛的重力 | |
C. | 減小過橋車輛的重力沿引橋面向下的分力 | |
D. | 減小過橋車輛對引橋橋面的壓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