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置質量分別為m、2m的A、B兩個物體,A、B間,B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xiàn)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一起以同一加速度運動,則拉力F的最大值為( 。
A.6μmgB.3μmgC.μmgD.4μmg

分析 對m分析可知,m只能依靠M的靜摩擦力做加速運動,當A、B間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時AB一起運動的加速度達到最大,以A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最大加速度,再對整體分析,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求出最大拉力.

解答 解:當AB間的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時加速度最大,對A有:μmg=mamax
解得最大加速度為:amax=μg
對AB整體分析可知:Fmax-μ(2m+m)g=(2m+m)amax
得:Fmax=6μmg,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抓住整體法和隔離法,要明確當兩個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時靜摩擦力達最大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點電荷是電荷量和體積都很小的帶電體
B.根據(jù)F=k$\frac{{q}_{1}{q}_{2}}{{r}^{2}}$,當兩電荷的距離趨近于零時,靜電力將趨向無窮大
C.若點電荷q1的電荷量大于q2的電荷量,則q1對q2的靜電力大于q2對q1的靜電力
D.摩擦起電實質上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2=6Ω,燈L的電阻為4Ω,其額定功率為16W,電源電壓U=12V,閉合電鍵K后,調節(jié)變阻器滑動頭P至R1中點處,燈L恰能正常發(fā)光.求:
(1)滑動變阻器R1的最大阻值?
(2)此時若斷開電鍵K,燈的電功率?
(3)斷開K后,要使燈仍正常發(fā)光,變阻器的阻值應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O1皮帶傳動裝置的主動輪的軸心,輪的半徑為r1,O2為從動輪的軸心,輪的半徑為r2,r3為與從動輪固定在一起的大輪的半徑.已知r2=2r1,r3=3r1,A、B、C分別是三個輪邊緣上的點,那么質點A、B、C的角速度之比是2:1:1向心加速度之比是4: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一含有理想變壓器的電路如圖所示,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n1:n2=2,圖中電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別是4Ω、2Ω和3Ω,U為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電壓源.當開關S斷開時,理想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當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
A.$\frac{2}{3}$IB.$\frac{1}{2}$IC.$\frac{3}{2}$ID.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一輛平板式大貨車載著一個木箱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已知木箱前部與駕駛室后部的距離為L=6m,如圖所示.木箱與車廂底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4車廂的底板保持水平,且認為木箱與車廂底板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10m/s2
(1)為了使木箱在車廂底板上不發(fā)生相對滑動,求貨車剎車的加速度a的范圍
(2)若貨車某次剎車的加速度恒為6m/s2,為了保證木箱在此次剎車期間不撞上駕駛室,此次剎車最多持續(xù)多長時間?(設剎車后貨車勻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一物體從底邊相等(均為l)的各種長度不等的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則當斜面傾角θ=45°時,物體滑到斜面底部所用時間最短,最短時間tmin=2$\sqrt{\frac{l}{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光滑物塊甲從A點在外力作用下以a1=4m/s2的加速度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同時物塊乙從B點以初速度v0水平向左運動.從甲、乙開始運動計時,經(jīng)時間t=1.0s兩物塊相遇.已知物塊乙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A、B兩點間的距離s=4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甲、乙兩物塊相遇的位置離B點的距離.
(2)物塊乙的初速度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質量為M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左端有一質量為m的木塊,在木塊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木塊和木板由靜止開始運動,木塊相對地面運動位移x后二者分離.則下列哪些變化可使位移x增大( 。
A.僅增大木板的質量M
B.僅增大木塊的質量m
C.僅增大恒力F
D.僅稍增大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