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7  13  19  23  25  29  35  37  43  47  49  53  55  59  61  63  64  65  67  68  69  71  73  77  79  83  85  89  95  97  103  107  109  113  119  125  127  133  137  139  145  149  155  163  3002 

學生周記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  教育教學的方式五花八門,在教育的要求也日見其難,鑒于高中學生年齡特點和時代性特點,尤其在把握他們心理方面,顯得黔驢技窮。經(jīng)過對周記的批閱和反饋來看,我從班主任工作和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的角度,利用周記及時地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感應,更多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增進師生間的感情,更加有助于班主任對學生的人性化管理,也通過周記,從學生的評判角度來進行自我審慎,更好地服務于教書育人的神圣職業(yè)。 

[關鍵詞] 周記   窗口    交流的紐帶   班級管理    自我比照 

 

隨著高中學生生理上、心理上的成長,接觸到的新事物形式、內(nèi)容的變化多端,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也日趨豐富、復雜起來,本來天真幼稚的童心變得日益成熟復雜,開始不太輕易將自己內(nèi)心的思想活動在言語上表露出來,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數(shù)的青春期學生(尤其是女生)會拿起手中的筆和精致的日記本,把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順心之事,受到的委屈,甚或是同學復雜關系,師生關系,家庭問題等寫進自己的日記,收藏自己的喜怒哀樂。知識的日益豐富和思想的不斷成熟使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以自己的尚未成型的人生觀、價值觀去審視身邊的人事世界。但是,高中學生還只是停留于所學的書本知識,缺少足夠的生活閱歷和社會經(jīng)驗,在看待身邊的事物時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對事物的本質(zhì)沒有進行理智的分析,進而作出不甚科學、不甚全面的判斷,甚至是錯誤的判斷。因此學校教育在此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處在教育第一線的是班主任老師,因為班主任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掌握因材施教的第一手信息。在此我認為正確地利用學生周記,并發(fā)揮周記評語的教育作用,是班主任與學生間建立起感情,溝通思想的一種良好手段。下面就本人在擔任班主任及語文教學期間,充分合理地利用學生的周記,并通過詳盡、溫馨評語來管理班級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周記是班主任了解學生心靈的一個窗口。 

布置學生的周記,我的要求是讓學生像對待自己的私人日記一樣,寫出自己所看、所感的事和情,不講求形式內(nèi)容,對篇幅長短不作嚴格的規(guī)定,放下包袱,想要表達什么情感就寫什么情感,追求個性的充分舒展,性情的充分張揚。這樣,班主任便可借此了解學生近期的情緒變化和思想動態(tài),掌握學生的真情實感,通過翻閱周記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并隨時通過評語和他們作情感上的溝通,開啟學生心靈之門。起初不少學生對此心存顧慮,生怕班主任看后對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產(chǎn)生看法或偏見,但見周記中班主任善意的批評,積極的肯定、適時的鼓勵和引導式的點撥時,對班主任的信任便隨之而生,心靈之窗自然向班主任敞開。比如:在我班中有位女生在一次高一的期中考試之后,心情郁悶,獨來獨往,郁郁寡歡,甚至茶飯不思。她在周記中寫道:“自從這次測試之后,我那顆想學好知識、努力上進的心被打倒了,因為我不管多么努力,到后來卻還是考得不好。這個學期以來,我每天晚上復習功課,花的時間比同班同學多幾倍甚至多幾十倍?蛇@次的成績使我那顆熱心又冷了。老師,我該怎樣才能恢復我的自信心?我該怎樣取得我應該取得的收獲?我該怎樣提高我的學習成績?”面對這位學生的求救,我寫下了這樣的評語:“你先應冷靜下來,然后再找找原因。在學習生活中,本學期來你其他各方面都挺優(yōu)秀,成績不盡人意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在遵守紀律方面,你是班級同學的模范;在衛(wèi)生打掃方面,你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佼佼者;在學習方面,你的學習態(tài)度在班里無人能及,只是收獲與你擦肩而過……但是只要你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jié),定能不斷地提高。我和同學們相信你會成功的一天!苯(jīng)過這段評語的精心指導和鼓勵,同學的幫助和家庭的配合,最終使這顆冷卻的心重新燃起了繼續(xù)拼搏的斗志。 

班主任可以利用“周記”這個窗口,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排解他們心中的情感困惑,解答他們在學習生活上產(chǎn)生的疑問和難題,或分享他們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悅與歡樂。這樣,一方面使得學生的情感得以抒發(fā)并得到積極的回應,排解了緊張學習的各種壓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管理上可以因勢利導,盡可能地緩解了管理中的隱性困難因素。 

二、周記是增進師生情感交流的紐帶。 

教師和學生之間原本是相互平等的朋友關系,而非古代所謂的片面的師徒關系。班主任可充分利用周記這一書面媒介,增進師生間的相互了解,互通感情,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親切的學習生活氛圍。 

班中有位性格開朗,無話不談的女同學,她在一次周記中這樣寫道:“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喜歡看老師所給的評語,包括周記、日記、作文中對我的批評與表揚等。小學時經(jīng)常寫日記,日記本一發(fā)下來,我就急著看老師有沒有給我打上五角星,還有寫了什么評語。初中,就開始寫周記,同樣,發(fā)下來的第一件事還是看評語……看老師批改我周記的評語經(jīng)常是我的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她的評語一般較多,而我的經(jīng)常只有一句話,唉,真不過癮!蔽艺J為,要在學生面前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對老師而言并非易事(雖然口頭上常說對每位學生要一視同仁),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包括寫周記評語在內(nèi))都逃不過他們那一雙雙雪亮的眼睛。如果稍微處理不慎或不公正,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影響到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老師在他們的心目中的地位就大打折扣。因此我在她的周記評語中寫道:“作文水平已不錯,又何必在乎評語的多少呢;只要自己盡力,又何必在乎別人的評價!痹谙轮艿闹苡浿兴R上寫下了:“不錯不錯,還對偶呢。上周的評語不錯,但是您的評語內(nèi)容和我的看法多少有些偏差,再好好品味品味吧。嘻,小丫頭不懂事,說話冒犯了……”字里行間透露出師生間其樂融融之感。 

無窮樂趣,學生們也有此同感。班中有位姓劉的學生,因家庭的關系較為冷漠,父母經(jīng)常吵架,這種局面造成她性格內(nèi)向,同學之間交流甚少,但內(nèi)心世界極為豐富,情感的矛盾也比較激烈。她常把內(nèi)心的想法傾注于筆端,與我進行思想交流,她說:“每周的本子上我都會寫上滿滿的三頁,我把自己所有的不快樂、不開心之事全都告訴您,因為您不僅僅是我的老師,更是我最信賴的朋友!毙刨,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馮驥才語。

師生之間應注重情感交流,班主任可充分發(fā)揮周記評語的功能,溝通師生情感,并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評語去鼓勵、帶動學生。這種方式便老師最深程度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學生通過老師的評語了老師對他們的看法,也樂于接受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情回報老師,這使周記儼然成了學生與教師間心與心對話的橋梁。作為班主任,心中時時裝著學生那一份份沉重或歡快的情感,對優(yōu)等生進行正面表揚,讓他們在班中樹立起榜樣的示范作用,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對于后進生則進行側(cè)面鼓勵,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起自信心,通過細心觀察,積極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之處,讓他們找到學習的動力。我想:只要人人都奉獻出自己的一片真情,學校將會變成師生們美好的樂園。 

三、周記是班主任加強班級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加強班級管理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制訂班級規(guī)章制度、加強班干部隊伍建設、班級集體教育形式、開展系列教育活動等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生周記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令人不可輕視。由于礙于學生自己的面子和同學關系問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高中學生不愿意直接向班主任反映班級狀況,而樂意通過周記的形式間接地為班級集體建設和師生關系的健康發(fā)展出謀劃策,或反映班級中新近發(fā)生的事情。作為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周記這一媒介與學生共同探討治理班級的人性化的“政策”,充分肯定學生的正確意見或建議,并鼓勵他們付諸于實際行動,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班級主人翁意識,又起到了了解學生、加強對班級的管理作用。比如班中的勞動委員在一次周記中向我反映:“最近幾天,同學們經(jīng)常買零食吃,而且有個別同學吃完后把話梅核隨意地吐在地上,特別是吃泡泡糖的,吐在地上掃也掃不起來,時間久了粘在地上并且發(fā)黑,造成一塊塊的污跡,這嚴重影響了我班衛(wèi)生情況。盡管我會及時制止同學們亂扔垃圾這一不文明現(xiàn)象,但希望班主任能讓同學們不吃口香糖或泡泡糖!彼皶r的反映得到了我的高度重視,隨后便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充分調(diào)動了他作為勞動委員的積極性,認真地和他探討整改的措施,并且大多數(shù)地采用他所提出的方法,不出兩天,這個問題便得到了全面、較為徹底的根治。同時以點帶面,使得班級其他方面的衛(wèi)生工作蒸蒸日上。 

又如我班的班長在管理班級上有這么一種想法,他在周記中這樣寫道:“一個班級綜合實力的強弱、學習風氣的好壞并不是靠班主任或幾個同學的努力就夠的,而是靠全班同學為一個共同目標,并一起朝這個目標不斷邁進才行的。只有大家團結(jié),才能把本班的文化課和美術課成績趕上去,我真希望我們班同學能做到這一點,真正提升我們美術特色班的形象!蔽以谠u語中充分肯定了這位班長的工作思路,贊成并支持他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給他充分的班級管理權(quán)力,結(jié)果在他的影響下,班級工作搞得有聲有色,井井有條,整個班級呈現(xiàn)出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向上的良好局面。這既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又提高了學生們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使整個班集體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好局面。 

四、周記是班主任在教學教育中自我比照的一面鏡子。 

教學中,學生好比是《皇帝的新裝》中天真無邪的小孩,是最敢于說真話、說實話的,他們對每一位老師有什么樣的想法或看法,即使不當面提出,也會在筆端得到如實地反映,且態(tài)度鮮明、毫不客氣。如我班有一位姓陳的學生在一次周記中寫道:“做為學生,對老師的看法是不同的。老師授于我們無窮的知識,為此,我們應該尊重老師,但老師也應該照顧學生,不可以打罵學生。平時,老師教我們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可抽煙喝酒,保持艱苦樸素的美德,但對老師而言,有時會做出不太相稱的事情來,難道這就符合教師的本份嗎?”比照鮮明、直言不諱。身為教育工作者,應當深刻反思,自我檢測。我認為,這些學生的周記,好比是一面面的鏡子,折射出我們在學生心中所樹立的形象,真實而鮮明,并時刻提醒著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們努力完善自己的工作,鞭笞著自己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時代的不斷發(fā)展。 

新的世紀,新的目標。新時代的青少年學生,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們應當告別舊的教學模式,從“心”開始,充分發(fā)揮學生周記和教師評語的功能,去適應時代不斷發(fā)展的要求,給新時代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寫下更加輝煌、燦爛的新篇章。

試題詳情

一柄雙刃劍――語文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輔助手段    主動性  

 

開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是時代所趨,形勢所逼!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明確號召“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xiàn)代化!彪S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越來越普及于中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顯示了它獨有的優(yōu)越性:它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融聲、圖、文于一體的認知環(huán)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繹成精美的畫面,它讓無聲的作品顯得更為多姿,它大大擴大了課堂容量,這些都是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所無法企及的。但是,這種“不著一字”(不用寫粉筆字),是否真能“盡得風流”呢?未必!

國人凡事都講究中庸之道,這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要恰到好處,語文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學是目的,多媒體是手段,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如果讓多媒體主宰課堂,主宰學生,而忽略文本的存在,那難免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試想:多媒體畫面再優(yōu)美,聲音再悅耳,它也只不過是教者對文本的演繹。就如將名著搬上熒幕一樣,編劇總會融入自己的理解,重新加工,創(chuàng)造出自己眼中的文學形象。而接受美學的觀點認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教者眼中的一個“哈姆雷特”,而擊碎學生心中無數(shù)個“哈姆雷特”是不是太得不償失呢?要知道:語文教學的審美意義和現(xiàn)代化手段的審美教育意義是各有所長的,更是無法互相取代的。音像手段的審美效果往往比較直接,但作用的效果缺乏深度;語言手段的審美相比較間接,但作用的效果具有深刻性。如果我們簡單地以音像手段來代替、省略或縮短學生的閱讀過程,看起來似乎是給了學生閱讀的便捷,其實是剝奪了他們進行閱讀再創(chuàng)造的機會,扼殺了他們這方面的才能。我們有什么權(quán)利在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的同時,折斷他們想象的翅膀呢?更何況有些教學課件純粹是照片大展覽,徹底破壞了文章的格調(diào),甚至偏離了文章的體裁,有些音像的內(nèi)容與課文內(nèi)容“形”似而“神”不似,很難與課文的思想感情相吻合。

在多媒體主宰的課堂上,教者嚴格執(zhí)行著自己預定的程序,很多時候不能有效地結(jié)合學生課堂上的實際表現(xiàn),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程序,同時對有些步驟的導入,對有些問題答案的啟發(fā)誘導都有“引君入甕”之嫌。而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習得的過程,學生通過體驗感悟獲得語文素養(yǎng),這個過程是教師無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師通過點擊鼠標就能達到的。建構(gòu)主義教學論認為:課堂應注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經(jīng)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jīng)驗中學會認識并建構(gòu)自己的認識,而不是被動到接受。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彼裕苁炀毷褂枚嗝襟w并不意味著你就擁有了跟上時代潮流的新的教學理念,而一旦缺乏了新的教學理念,充其量,你只能算是“穿新鞋走老路”。你仍然會“把學生的思維捆綁住。把活生生的孩子變成機器人,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個性、靈氣都給打碎掉”(于漪)。這就要求課堂教學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要求教師也由以前的演講師,布道者真正變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從而真正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quán),尊重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再者,多媒體教室是教室,但更象一個小小的電影院,為了讓屏幕上的畫面更加清楚,我們必須拉上厚厚的窗簾。在這樣一個寬敞但不明亮的環(huán)境中,會給人一種什么感覺了?壓抑,甚至是窒息。這種昏昏然中,又怎能激發(fā)學生閱讀、領悟作品的興趣呢,更何況有些教者早已把文本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多媒體教學是一柄雙刃劍,如何恰到好處地使用好這新式武器,是我們該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它只是語文教學的輔助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而那種無視教育本質(zhì)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特點的要求,大張旗鼓地盲目開發(fā),無限制地擴大課堂容量,其結(jié)果必然是適得其反。要知道東西再好,吃多了也會不舒服,語文課堂的教學也應注意營養(yǎng)的搭配,語文應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zhì)量,而不僅是容量。

其次,多媒體教學中有著精彩的畫面,但課堂中更應有教者精彩的語言。教者猶如解說員,自身語言的感染力是不可忽視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只有教者語言的優(yōu)美,才能熏陶出學生優(yōu)美的語言,我們應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吸取知識的甘泉,我們應能讓學生如坐春風,而不是如坐針氈。

總之,多媒體教學大大活躍了語文課堂,但課堂不是一味地追求熱鬧,更要有門道。語文教學也需要裝潢,但千萬別忘了語文課的本質(zhì)是語言實踐課,多媒體輔助手段的使用必須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個根本目的服務。在教改浪潮中,要改,更要繼承,傳統(tǒng)教學并非一無是處,我們不應該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我們應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繼承!只有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我們才能“徹底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結(jié)構(gòu)和教育本質(zhì)”,“實現(xiàn)一種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yǎng)大批具有21世紀能力素質(zhì)的人才(即創(chuàng)新人才)的目的”。

 

 

 

參考資料: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3. 孫國萍  黃厚江《整合: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關鍵》,《中學語文教學》

4.李謹《縱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何克抗教授專訪》

試題詳情

語文教育與生活――重溫葉圣陶語文教育與生活關系的論述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钡莱隽苏Z文教育與生活關系的真諦!奥(lián)系生活”是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重要指導思想,也已成為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本,將初中語文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重點是“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這是語文教育生活化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它以教材的生活化強化語文教育與生活的關系。但有了科學的教材,并不必然意味著有科學的實踐。教材的科學性到實踐的科學性,操作權(quán)在教師,教師的思想觀念起決定性作用。要打破語文教育的封閉局面,今天重溫葉圣陶先生的有關論述,很有必要。 

語文教育與生活,作為兩種社會現(xiàn)象,它們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我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理論的重要奠基人葉圣陶先生,他的語文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在語文教育與生活關系上的論述上,見解獨到而深刻。 

一 

語文教育是生活所需。語文教育并非應某一個人的心血來潮而出現(xiàn)的,它是應生活的需要才產(chǎn)生的。葉老說:“咱們?yōu)榱松钌系男枰,從小就學習語言!薄氨M量運用語言文字,并不是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xiàn)代公民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痹谌~老看來,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需要進行廣泛的社會交流,語言文字的應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則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須在學校設專門的語文課程,進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專門訓練。 

現(xiàn)代哲學告訴我們,一切理論、一切科學、一切知識都以生活為基本的前提。沒有生活,一切理論、科學、知識都成為無本之末、無源之水。語文教育,作為學科理論、學科實踐、學科知識體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離開了生活,其意義將不復存在!拔覀兩钤谧约旱木唧w的周圍世界之中。而我們的一切關注如努力都指向這個世界。”握著自己的頭發(fā)想離開這個地球,無異于異想天開。學校設置語文課程,學生接受語文教育,要想脫離與之密切相關的社會生活,從根本上說,不可思議。我們關注語文教育,努力實施語文教育,如果無視生活的要求,生活的變化,關起門來搞封閉式訓練,其效果將令人懷疑。胡塞爾指示:“生活世界始終是在先被給予的,始終是先存在著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種意圖,某個課題,不是根據(jù)某個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這個生活世界為前提!痹谧钇毡榈囊饬x上,生活是根、是本,它先在性地規(guī)定了語文教育。 

二 

學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從根本上說,人一生下來,就存在著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其它成人都是學習語言的老師。長期的耳濡目染,長期的語用實踐,逐步學會用語言與人交往,滿足小范圍的交往需要。然而,葉老告訴我們:“平常說的語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有這弊病,便算不得能夠盡量運用語言;必須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盡量運用語言!睘榱烁玫嘏c人交往,語言就必須進到精粹的境界。而且,習得的語言,大多為方言。而方言,只在方言區(qū)才有效,方言區(qū)之外,交際就困難,給不同方言區(qū)的人交流思想、學習經(jīng)驗等帶來不便。封建時代,小農(nóng)經(jīng)濟占支配地位,自給自足,掌握了方言就可以滿足小范圍交際的需要!艾F(xiàn)在,全國的人正在共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在一切工作和斗爭中,彼此的思想必須充分交流,有一點兒障礙就是損失,與別人根本沒辦法進行交流了。因此,說話要說全國人通用的話,寫東西要照全國人通用的話寫。這樣,說出來的寫一來的才能使極大多數(shù)人了解,一個人才能跟極大多數(shù)人交流思想!睂W好用好普通話,才能更好吸取他人的智慧,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學普通話,正是語文課堂所要訓練的。而且,從小在學校學習普通話,也是最有效的。 

語文教育的生命在于為生活服務。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敝该髁苏Z文教育服務生活的大方向,語文教育就要努力做好“服務”大文章。其實,在十多年前,葉圣陶先生就諄諄告誡:“你們要更深、更透地體會教育方針的精神。……服務,怎樣才能服務得更好!闭Z文教育怎樣才能更好地為生活為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葉老認為要在根本上下功夫。他雖然沒有直接論述,但我們從他精深的思想中,仍然可以窺見他的語文教育服務觀。他說:“咱們生活,咱們勞動,咱們學習各種知識,咱們做各種工作,非跟別人打成一片不可,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別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語文,語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睆母旧现该髁伺囵B(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服務。其實,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不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任何人總要直接間接地與別人打交道,與別人交流信息,向別人學習經(jīng)驗,這就離不開語文文字的運用。尤其是在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建設的今天,社會更加開放,交流更加頻繁,市場面前,總是先交流信息后交流商品。信息交流最實用的工具便是語言文字。不可想象,一個不會熟練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現(xiàn)代人,能在市場大潮中顯身手。葉老曾在各種場合,語重心長,一再重申,語文教育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吸收與表達的能力。聽與讀是吸收,說與寫是表達,這是最基本的四種語文能力。他說:“吸收與發(fā)表并不是生活上的點綴,都是實實在在的必要。人既然生活在社會里,社會里既然有這么一種文字,作為交流經(jīng)驗思想情感的工具,若不能憑文字吸收人家的經(jīng)驗思想情感,用文字發(fā)表自己的經(jīng)驗思想情感,吃虧之大是不必說的!迸囵B(yǎng)學生吸收與表達的能力,語文散育才算服務現(xiàn)代生活。

語文教育的內(nèi)容源于生活,切近生活的語文教育“教什么”,在學術界存在眾多分歧。有的認為語文教育的內(nèi)容包括基本能力訓練、語言基本素材、語文基礎知識、典范文章及課外活動。也有的認為語文教育的內(nèi)容是“傳授給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灌輸?shù)乃枷牒陀^點,培養(yǎng)的語文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的總和。”在教育實踐中,語文教師實際上也有屬于自己的內(nèi)容觀,并付諸實踐。只是大多未形諸文字而已。但是,在語文教育的內(nèi)容上,不論持哪種觀點,抱什么看法,人們必然會問:內(nèi)容緣何而來?“問渠哪得諸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頭活水在哪里?在生活,這是葉老的一貫主張。以寫作為例,葉老就有詳盡的闡述。

寫作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經(jīng)驗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他說:“咱們每天認識些事物,研究些問題,習慣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過程。寫作不過是把它寫到紙上去罷了,并不是什么特別稀罕的事兒。”“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寫出來。”長期以來,一些人的心目中,把寫作看得很神秘,認為一般人缺乏寫作的基礎,沒有寫作的本錢。葉老卻明白地告訴每一個人:生活就是基礎,生活就是本錢。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基礎,人人都有本錢。他認為“練習寫作,并不是為著給自己指上一個‘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頭銜。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睂懽鞑粸樘厥饽康,而是為了生活的需要。撩開了神秘的面紗,使人們認識到了寫作的本質(zhì),從而明確人人能學會寫作的道理。

生活是寫作的基礎。對于生活與寫作的關系,葉老有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比喻,他認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停!鄙顬閷懽魈峁┝嗽丛床粩嗟乃夭模辛松,寫作的素材就不會枯竭!氨仨毟从诂F(xiàn)實生活,文章才真能寫通,寫來才真有意義。”作文教學,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要養(yǎng)成寫作能力,第一宜著眼于生活和發(fā)表的一致;說明白點,就是發(fā)表的必須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時,又正是這意思或情感。”“生活和發(fā)表的一致”,無疑是要求所寫的必須是生活,是生活中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驗思想與情感,而不是寫空話、假話,抒虛情假意。文章內(nèi)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更進一步,他還認為,生活是豐富的,寫的東西大多了”。

生活的質(zhì)量決定著作文的質(zhì)量。他說:“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產(chǎn)品,生活的深度不夠,是勉強不來的。”生活的深度,在葉老看來,也就是生活充實!吧畛鋵,才會表白出、發(fā)抒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生活充實的含義,應是閱歷得廣,明白得多,有發(fā)現(xiàn)的能力,有推理的方法,情性豐富,興趣繞富,內(nèi)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蹦敲,怎樣才能有充實的生活呢?“要有充實的生活,就要有合理與完好的思想、情感;而作文就拿這些合理與完好的思想、情感來做原料!睂τ谧魑纳W而言,要使學生有充實的生活,致力于“訓練思想與培養(yǎng)情感”。

語文教育的內(nèi)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廣闊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語文課堂上或者干脆將課堂搬到生活中去呢?葉老認為,大可不必,語文教育要有憑介,這憑介就是教材,要以教材為例子來進行。當然,作為憑介的教材,其內(nèi)容就必須貼近生活。輪子在《〈開明圖語續(xù)本〉編輯要旨》中指出:“本書內(nèi)容以兒童生活為中心。取材從周圍開始,隨著兒童生活的進展,逐漸擴張到廣大的社會。與社會、與自然、藝術等科企圖作充分的聯(lián)絡!薄氨緯M量容納兒童文學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種文體;詞、句、語調(diào)力求與兒童切近,同時又和標準語相吻合,適于兒童誦讀或吟詠。”貼近生活的教材,兒童原來就繞有興趣,不致枯燥乏味。切合生活,還必須具有時代性,現(xiàn)代人應讀現(xiàn)代文。所以,在《〈開明所編高級圖文讀本〉編輯例言》中指出:“希望切合讀者的生活與程度。就積極方面說,足以表現(xiàn)現(xiàn)代精神的、現(xiàn)代化生活有關涉的,為現(xiàn)代青年所了解的,所能接受的,才入選。教材反映火熱的社會生活,有濃厚的時代氣息,是現(xiàn)代語文教育在內(nèi)容上的體現(xiàn)。

語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語文教育一頭聯(lián)著課堂,一頭聯(lián)著生活。兩頭熱,兩頭相聯(lián),才能提高教學效率。遠離生活,脫離生活,是走死胡同。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就是嚴重脫離生活、關起門來搞應試的典型。對此,葉老給予了無情批判:“古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的:讀古人的書籍,意在把書中內(nèi)容裝進頭腦里去,不問它對于生活合不合適,有用處沒有用處;……舊式教育又是守著利祿主義的:讀書作文的目的在取得功名,起碼要能得‘食稟’,飛黃騰達起來做官做府,當然更好;至于發(fā)展個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識,使個人終身受用不盡,同時使社會間接蒙受有利影響,這一套,舊式教育根本就不管!痹谡劦接柧殐和f話能力時,他認為最好的途徑是:“與兒童一起生活”而且“這里所謂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處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觸他們的內(nèi)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頭。”與兒童一起生活,與兒童打我一片,就可以深入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達到心靈的交流,教學才不至于游離學生的實際,從一已之念出發(fā),一廂情愿地進行灌輸。他還說:“圖文科的目標在養(yǎng)成閱讀能力跟寫作能力,閱讀跟寫作可須切近現(xiàn)代青年的現(xiàn)實生活!币痪湓,生活中的聽說讀寫與語文教育的聽說讀寫融為一體,才是語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試題詳情

語文新課導入十法

 

新課的導入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要使學生在上課的短短幾分鐘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學課文上,并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感覺,導入課文的技巧至關重要。導入得好,便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用怎樣的方法導入為好呢?下面介紹十種導入方法,以供參考。 

一、猜迷激趣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猜迷的方式揭題,既能使學生喜聞樂見,又能高度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如《誰是最可愛的人》可以這樣導入: 

今天,我讓同學們猜一個謎語,這要考考大家的智力(故作神秘)。 

一天,我校辦公室,老師和幾個同事正在辦公。這時來了一個穿軍裝的年輕人,對著了老師有力地敬了一個軍禮后說:“老師,我來看您了!崩侠蠋熖ь^一看,似乎有些印象但又記不起他的名字。正遲疑間,旁邊的一位老師想為難下他,問他的學生叫什么名字?老師稍一沉思,笑著說:“還用說,他就是……”聽后,他的學生和其他老師都會心地笑了。但老師并沒有說出他學生的真實姓名,同學們猜猜,老師是如何稱呼他的學生呢? 

學生各把己見,舉手回答。有預習的學生會答“最可愛的人”。對,老師就稱呼他的學生為“新時人最可愛的人”,為什么這樣稱呼呢?通過學習魏魏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同學們可以找到答案。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馬上調(diào)動起來了。 

二、故事引路法 

學生都愛聽故事,在新課之前講一個小故事,使課堂產(chǎn)生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如學習《況選州長》一文,有老師就用故事導入:馬克?吐溫發(fā)表《競選州長》后,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紐約州州長長霍夫曼,霍夫曼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小說家,便惡意攻擊說:“馬克?吐溫,你知道世界什么東西最堅固嗎?什么東西最銳利嗎?我告訴你,我的防彈轎車的鋼板最堅固,我手槍里的子彈最銳利。”馬克?吐溫笑著回擊說:“我以為世界上最堅固、最厚實的是你的臉皮,而最銳利的還是你的胡須。你的臉皮那么厚,可你的胡須居然能夠剌破它長出來,還不銳利嗎?”故事引起了同學們的笑聲,老師乘興提出:“馬克?吐溫的語言特色就是幽默、辛辣,你能從《競選州長》中說說這種特點嗎?”好,我們今天就開始學習這篇課文。 

三、設問引入法 

教授新課時,巧妙的設問,往往能引起學生高度的思維,積極地思考問題。如教學《蘇州園林》時,可從漫談一些城市的美稱入手,先在副板書的位置上寫上“城市的美稱”幾個字,然后說:“我國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稱,例如我們?yōu)g陽可以叫花炮城,上?山胁灰钩牵瑥V州可叫羊城,南昌可叫英雄城……那么蘇州叫什么城?同學們猜猜?”(老師在正板書位置上寫“蘇州”二字)不少學生不約而同地發(fā)出響亮回答:“園林城!”于是,老師順勢在“蘇州”二字后面寫上“園林”二字。這樣,引導學生在感受新知識的樂趣中導入新課,話語不多,卻使學生心里豁然開朗,興味盎然,增加了學習新課的驅(qū)動力,急于了解蘇州的園林的特色。 

四、對聯(lián)揭示法 

對聯(lián)字數(shù)相等,句式對稱,內(nèi)容相關或相反,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巧妙地將這一語言藝術引進課堂,能給有限的課堂帶來無限的生機,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范進中舉》時,就用了一幅恰好能概括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境遇的對聯(lián),以此來導入本課的閱讀欣賞。 

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戚遠親,誰肯雪中送炭? 

僥幸今朝中舉,一二三場內(nèi),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jīng)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對聯(lián)一出,學生嘩然,學習興趣馬上調(diào)動起來了。 

五、開門見山法 

教師的開場白是直接點題,用準確精練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一個整體入微的感覺。如初中第一冊《短文兩篇》,因?qū)W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師生之間不太熟悉。相互交流的語言還很貧乏,不可能一下子就采用生動活潑的導入法,只能采用直截了當?shù)拈_門見山法: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初中階段的第一篇文章《短文兩篇》!督瘘S的大斗笠》描繪了一幅風雨童趣圖,畫中充滿生活的觀樂,純真的童心;《散步》則選取生活的一角,通過幾個細節(jié),寫了三代人之間的深沉的愛。兩篇文章都是寫家庭生活的溫馨、和睦、關愛。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這兩篇短文。

六、穿插吸引法 

在教學中,空插一些文人的奇聞軼事,往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如教王之渙的《涼州詞》時,一開始就穿插王之渙的一段經(jīng)歷。有一次,詩人王之渙、王昌齡和高適在一酒店飲酒,并聽幾名歌女唱歌。他們私下約定,如果誰的詩被歌女唱出,就證明誰的詩最愛歡迎,結(jié)果最好的一位歌女第一首就唱出了王之渙的一首詩,這首詩是千古佳作,同學們知道這是王之渙的哪首詩嗎?這樣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學生情緒立即高漲,產(chǎn)生了急于學新課的強烈欲望,并帶著濃厚的興趣去探索詩中的意境。 

七、簡筆圖形法 

用簡筆畫導入,對于語文課,新穎、直觀、醒目,很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我教《我的叔叔于勒》時,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問學生是什么?啟發(fā)學生從數(shù)學課,生活中,為人等展開形象思維;第二步,在圓圈里畫一個正方形,問學生這樣的圖形又像什么東西?(銅錢)第三步,在這個銅錢里畫一個人,寓意什么?提示學生“人鉆到錢眼里去,寓意六親不認”;最后導入: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這樣內(nèi)容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已鉆到錢眼里,一心只認得錢,連自己的親弟弟也不認!”它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簡筆圖形的慢慢畫入,學生興趣高漲,興致勃勃地往下繼續(xù)學習。 

八、詩歌朗誦法 

詩歌朗誦很具感染力,尤其是帶有抒情性的詩歌、能渲染課堂氣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聽覺因素,增強學習興趣。我校一個老師在教學《夏天也是好天氣》時采用詩歌朗誦導入。首先,幻燈打入詩詞,接著教師用充滿感情、略顯磁性的聲音朗誦楊萬里的七言絕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歌朗誦把學生帶入那種美麗的境界后,提問讓學生辨別詩中所寫的季節(jié)?接著講述:我們今天也學習一篇寫夏天的文章《夏天也是好天氣》,作者素素。文章選自她的作品《走過四季夏》。 

九、創(chuàng)設情境法 

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進行直接描繪,或借用幻燈、錄音、錄象制造一個美妙情景,喚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求知的急切感。如教學《沁園春?雪》時,首先用幻灶或錄象打出一幅氣勢磅礴的莽莽北國雪景圖,讓學業(yè)生從視覺、知覺、感覺等多角度進入情景,感受雪景帶給人的遼遠的意境。撤去畫片,讓學生閉目、靜思、凝神,然后播放上闋的磁帶錄音,學生通過文字構(gòu)筑圖畫,使原先留在腦際的圖象得到充實和深化,讓學生進入詩中描繪的意境。最后導入:1936年冬天,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這幅雪景,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沁園春?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世紀偉人是如何描寫雪景,怎樣抒發(fā)情懷,評古論今的。 

十、以舊帶新法 

教師提示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新知識,從而引出新課,從已知的領域轉(zhuǎn)入未知的領域,這種方法要做到前后銜接自然,過渡平穩(wěn)。如我在教學《回憶我的母親》之前,采用這樣的導入設計:請學生回顧一下哪篇文章寫父親,體裁、作者、語言風格及主要內(nèi)容怎樣?《背景》是一紀實散文,作者朱自清,他用平實質(zhì)樸、又飽含深情的語言寫出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及自己對父親的感激、思念之情。今天,我們要學一篇各方面都比較類似的文章,那就是朱德同志寫的《回憶我的母親》,只是人物由父親變成母親,體裁變成了回憶錄,語言風格與《背景》有異曲同工之妙,文章內(nèi)容是歌頌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表達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 

這種導語自然地將新舊知識銜接起來,使學生溫故而知新,實現(xiàn)了以舊帶新的過程。 

總之,導入新課的方法還有很多,諸如簡介背景法,懸念設置法,比較引入法,釋題導入法等。它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應力求省時;講究知識性趣味性,啟發(fā)性。

試題詳情

運用“對比法”巧妙復習易錯標點

 

標點符號中的一些疑難點也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大都是因為標點的活用引起的。比如,分號的最基本的用法是表示并列分句間的停頓,如果分句內(nèi)沒有逗號,分句間就用逗號,這一點考生都能掌握。但是,在分句內(nèi)有逗號的前提下,分句間也可以用逗號,學生就不易把握了,學生解題時很容易出錯。下面一個例子學生就容易判為標點符號使用有錯。 

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無錫,當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說,四天的盤桓離不了西湖。 

實際上,這個例句中,“玄武湖”“太湖”后都可用分號。但為什么用了逗號而不算錯呢?原來,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例句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簡單,用逗號后,閱讀起來不會產(chǎn)生誤解,這樣也就可以不用分號了。 

所以,在復習時光靠死記硬背一些理論肯定是不行的,應該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下面結(jié)合幾組實例介紹一種方法――對比法,也就是將標點的常用現(xiàn)象和活用現(xiàn)象進行對比分析,找到不同點,然后歸納出規(guī)律。這樣就容易掌握牢一些疑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比一 

例①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問“月亮為什么會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為什么會有壞人”這些問 題。 

例② 教室里布置簡單,只要三幅標語掛在墻上:“學貴有恒”,“于無疑處見疑,方是進矣”,“百川歸!薄 

解析  在這組例子中,同是幾個引用的并列,例①中沒用逗號或頓號,而例②就使用了。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例①的幾個引用的并列是作為句子內(nèi)容的一個整體部分來修飾或限制后面的內(nèi)容,不能分開,它們之間不用標點符號,用了就影響句子的意思。而例②就不同,它們是在句子的末尾,沒有起修飾或限制后面內(nèi)容的作用,它們是幾個獨立部分的并列,它們之間要有停頓,所以用逗號分隔。 

對比二 

例① 根據(jù)研究對象的不同,環(huán)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huán)境聲學; 

     ――環(huán)境光學; 

     ――環(huán)境熱學; 

     ――環(huán)境電磁學; 

     ――環(huán)境空氣動力學。 

  例② 五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過國民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總的形勢是很好的。 

――國家經(jīng)濟實力繼續(xù)得到顯著增強! 

――國民經(jīng)濟的重大比例關系進一步趨于協(xié)調(diào),宏觀經(jīng)濟效益有了提高! 

――城鄉(xiāng)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 

解析  咋一看這組句中的兩個例子都相似,都是考查破折號表示事項的列舉分承這個知識點。其實要注意的是例①句中 “五個分支學科”后的冒號和例②句中“總的形勢是很好的”后的句號使用的不同。仔細觀察,例①句的幾個列舉分承部分后都是用的分號,也就是說每一部分都沒有把內(nèi)容說完,只有五個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才能作為冒號所關涉的內(nèi)容,它們是不能分開的,這就決定了在它們前面必須要有冒號。例②句中的幾個列舉分承部分后都是用的句號,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獨立成一個部分,不受前面標點符號使用的制約,并且前面一句的內(nèi)容也說完了,后面使用句號。

對比三

例① 打好這一仗的關鍵是:一要發(fā)動群眾;二要找準目標;三要速戰(zhàn)速決。(錯)

例② 必須重申黨的紀律:(一)個人服從集體;(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三)下級服從上級;(四)全黨服從中央 。

解析 這組句子我們要注意冒號后面的分號的使用,因為前面有冒號,所以幾個部分之間不能用句號。下面這樣用就是錯誤。必須重申黨的紀律:(一)個人服從集體。(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三)下級服從上級。(四)全黨服從中央 。那為什么例①這樣使用就錯了呢?我們通過比較知道,例①和例②的不同就在于一個序次語加了括號,一個就沒有加。沒有加括號如例①,序次語和后面的內(nèi)容在讀時不能有停頓,所以它們之間只能用逗號,不能用分號。而例②中的序次語則加了括號,就等同于這種形式了:“一、”“二、”“三、”“四、”或“一,”“二,”“三,”“四,”在讀時就要停頓一下,所以這幾部分之間要用分號。

對比四

例① 我們清楚地看到,上海市廣大人民群眾在這次抗洪斗爭中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

例② 科學的研究表明: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

解析  同是動賓之間,一者用逗號,一者用冒號,為什么?例①用逗號的條件是,賓語是一個比較長的主謂詞組,不用逗號隔開,讀起來就會感到吃力。例②用冒號的條件是為了強調(diào)賓語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較突出的位置上。

對比五

例① 私家車輛猛增,道路設施落伍……種種現(xiàn)狀阻礙著中國交通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錯)

例② 感受場館,觀察對手,摸清自身……都是這次奧運會前的熱身賽預定的幾項任務。(對)

解析  省略號有一種用法是表列舉同類事物的省略,但有一個規(guī)定是列舉的內(nèi)容至少三個,只列舉了兩項內(nèi)容的話,后面省略的部分就不能用省略號來表示,可以用“等等”“等”詞語。所以例②的省略號的使用就錯了。

對比六

例① 第五冊中的《閣夜》《旅夜書懷》《客至》《詠懷古跡(其三)》《登岳陽樓》都是杜甫后期著名的律詩代表作。

例② 斯湯達的《紅與黑》、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狄更斯的《雙城記》、哈代的《得伯家的苔絲》等都是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解析 標點符號新規(guī)定,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由帶引號或帶書名號的短語或文章、書籍組成,那么并列的成分之間不能用頓號,如例①。但是,如果在這類并列成分中還有其他的詞語對它們修飾或限制,則仍需要只用頓號 ,例②即屬此類。

對比七

例① 我們要大量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提拔、使用“四有”人才。

例② 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肅,也不缺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解析 兩句中的四個并列詞語都做句子的謂語,而例①中用了頓號例句中卻用了逗號。為什么?其實通過認真比較、分析,就會明白,例①中的四個謂語后面帶有賓語,而另一例卻沒有。如果例①用逗號,那么“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提拔”就沒有賓語,“‘四有’人才”只做了“使用”一詞的賓語,顯然是錯了的。并且例②中的幾個并列詞語之間用逗號,還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強調(diào)每一個詞語,讀的時候要有大的停頓。

當然,這里列舉的只是一小部分標點符號使用的疑難現(xiàn)象,更多的要在練習中見到。不管怎樣,考生在復習時先要做到系統(tǒng)性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識,然后在遇到一些疑難點時才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運用多種方法,靈活變通的掌握這部分知識 。

試題詳情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感知能力

 

作文,是中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重要途徑。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適時引導、啟發(fā),有助于學生深入認識生活,形成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中學生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多側(cè)面、多層次的發(fā)現(xiàn)、鼓勵、引導、訓練,使之逐步養(yǎng)成習慣,形成自覺充實自己的良好心理因素。

試題詳情

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和探索

 

多媒體課件以其巨大的容量、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直觀的感受迅速得到人們的青睞。本文通過對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特點、方式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概念的分析,在語文教學中正確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實踐性分析和探索。

[關鍵字]:語文教學;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 語文多媒體

 

目前,中小學應用電化教育手段進行教學主要體現(xiàn)于課堂教學形式上,即利用電化教學的理論與方法,并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jié)合,通過電化教育設計,使教育信息能夠高速、準確、全面地傳授給學生。而多媒體教學又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學性,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其魅力,促進了語文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組合和教學質(zhì)量的普遍提高,從而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給語文教育也帶來了一場革命。

在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中,本人初步探索出一條正確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選準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最佳結(jié)合點,努力提高語文多媒體教學實效性的路子。以下簡單談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 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語文學習興趣是指學習者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力求探究語文知識和技能、帶有強烈愉悅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它在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也在學習活動中生成與發(fā)展。它可以成為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fā)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一切學習活動包括語文學習活動在內(nèi)都應該有濃厚的興趣伴隨。作為教師應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認真去研究、敏銳地捕捉,我們就會擁有多種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那末擺脫那種以知識灌輸為能事或以支離破碎肢解教材為樂事的課堂教學狀況,是指日可待的。 

讓•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啟發(fā)性原則,強烈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使之振奮起來,產(chǎn)生積極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先進的教學方式,以其生動性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勾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我在教《背影》一課時,精心設計了這樣的新課導入:伴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先是《游子吟》一詩緩慢映入,然后是我設計的“教師寄語”,同學們: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事情成千上萬。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復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形象上。世間的情千萬種,只有愛最崇高;世間的愛千萬種,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溫暖我們的生命歷程。這樣先聲奪人,一下子扣住了學生的心弦,使他們的思維、興趣集中到了我所設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視聽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多媒體可以將無聲的語言和有聲的口頭語言及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有機統(tǒng)一起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教學內(nèi)容中涉及的事物、現(xiàn)象或過程生動地再現(xiàn)于課堂,并將教學中無法展現(xiàn)出來的東西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文字、圖像、動畫、視頻、音頻等融于一體,把學生的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來,從而撥動學生“趣”的心弦、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學習,這是傳統(tǒng)教學中粉筆加黑板所無法比擬的。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經(jīng)典文章,都很適宜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聲情并茂、情境結(jié)合的多媒體所提供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刺激,以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更利于他們正確朗讀,形成語感,增進對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學《春》時,我讓學生在音樂聲中,一邊聽多媒體的朗讀,一邊欣賞春的畫面,效果自然比教師范讀或單純地聽錄音朗讀要好得多。又如在教《真正的英雄》一課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重映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爆炸的一幕,在同學們一片驚呼聲中,屏幕上出現(xiàn)了課題――真正的英雄。

東師大教授袁振國認為教育需要以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根本目的,能否有效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高標準。創(chuàng)造性思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落實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中,讓全新的多媒體教學貫穿其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模式探索

一堂多媒體語文教學課采取什么形式進行,要取決于對狀態(tài)信息的掌握。狀態(tài)信息應包括基礎狀態(tài)信息和目標狀態(tài)信息;A狀態(tài)信息主要是用來評定內(nèi)容的難易、多少、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媒體狀況、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等因素。這些狀態(tài)參量正是成為多媒體教學是否成功的主要標志。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其目的是實現(xiàn)課程安排、教學活動及過程的最優(yōu)化,提高教學質(zhì)量,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必須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選用恰當?shù)膽媚J剑谶m當?shù)慕虒W環(huán)節(jié)和范圍內(nèi)應用。一般的講,在語文多媒體教學中,主要有幾種常用的模式:(1)、訓練和實習。這是當前最常用的多媒體教學模式。這個模式是由計算機逐個顯示問題,由學生鍵入自己的答案,然后計算機斷定答案正確與否,正確則進入下一個問題,不正確則提示給予幫助并再給一次機會,或直接顯示正確答案。這樣通過學生回答一組難度漸增的問題,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2)、個別指導。這種模式模擬個別化的講授型教學情景,即利用計算機扮演講課教師的角色。它將教學內(nèi)容分成一系列教學單元,每一個單元介紹一個概念或事實。首先計算機向?qū)W生呈現(xiàn)一小段教學內(nèi)容,包括正文及有關例子,然后向?qū)W生提供有關問題,以便檢驗他的理解情況,如果回答正確,計算機將控制轉(zhuǎn)入下一個單元,否則將轉(zhuǎn)向相應的分支,采取適當?shù)难a助措施,幫助他成功的掌握當前的這一單元。(3)、會話教學。此模式的教學目的與個別指導相同,但允許學生與計算機進行比較自由的通訊。一方面當計算機提問時,允許學生以自己的語言表達問題來解決,另一方面,允許學生主動提出與課題有關的問題。對話教學的模式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得在課件設計上比較困難,通常要用到人工智能的技術。

四、語文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多媒體課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更直觀的感受迅速得到人們的青睞。傳統(tǒng)教學下的語文教師在備受指責的困窘中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觀摩課的應用中,效果極佳,無可挑剔。但是,也有很多語文教師走向了極端,似乎離開了多媒體就無法教學,以下是筆者對某些誤區(qū)以及解決對策的分析。

1、為用而用。教師往往抱著“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強拉硬扯,將多媒體拖進課堂。有位教師在教學《致橡樹》時,將《梁!分械摹盎币磺胝n堂。盡管“化蝶”與《致橡樹》都涉及愛情這一相同的題材,但《致橡樹》重在表現(xiàn)一種現(xiàn)代愛情觀,即木棉(女性)在橡樹(男性)面前的獨立和自尊;而纏綿悱惻的“化蝶”則表現(xiàn)了古人在追求自由愛情而不得那種無奈和傷感。細細比較,兩者相去甚遠。再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我的空中樓閣》時,請美術教師畫了大量意在表現(xiàn)“空中樓閣”獨特意境的圖片。筆者認為,圖片的表現(xiàn)力并不能與文字所能提供給讀者的無限想像空間相比。實際教學中,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教師往往出于狹隘的功利主義,運用多媒體來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義的標準,而全然不顧所選樂曲是否與課文的主題合拍,所用圖片是否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這種強扭的硬用,只能使課堂徒增無效信息,干擾學生的注意力,不僅不能促進教學,反而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2、盲目“拿來”。目前,真正能利用計算機制作課件上課的語文教師并不多。在這種情形下,教師想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怎么辦?當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現(xiàn)在市場上、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課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來。平心而論,在多媒體輔助教學起步的初級階段,能主動拿來,應該是值得肯定的。問題的關鍵是有些教師對制作課件缺乏必要的認識。一個成功課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分析學生情況的基礎上,結(jié)合其教學理念、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等諸多因素設計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著制作者的教學習慣、教學思想、教學風格,以及他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學習水平的認識等主觀因素,就這個角度而言,課件是個別的,不可移植的。教學中,對象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教師不同,課件的內(nèi)容、流程也應不同。如果忽視了這一點,盲目引進的結(jié)果只能是造成機械、僵化、缺乏個性。

3、課件違背語文教學規(guī)律和課改理念。

按照全新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式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情境。但教師在注重發(fā)揮多媒體的強大信息功能的同時,卻無意中把教學過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個課堂。在一個多媒體課件中,教師設定了一個固定的程序,體現(xiàn)的是教師上課前已有的教學構(gòu)思,教師在課堂里做的只是順著這樣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學!要學生按教師的“圈套”發(fā)展,就得引導學生“上鉤”,一旦學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們回答。這種課件的程式,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學生的探究能力、審美能力何談提高?在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的誘導下,學生便很少有興趣、有時間來關注課文本身,用心體悟文章的語言文字,留在學生知識庫存里的只是被教師“咀嚼過了的面包”。作為一個語文工作者來說沒有比這樣的教學更乏味的了,談何來的探究式教學呢?什么東西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沒有了語文課堂的靈活、機智、生動、活潑,這是有悖于先進的課改理念與課改精神的。

面對誤區(qū)我們必須認真對待,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解決對策和實踐探索,筆者認為必須理認清,(1)多媒體其實是一種工具、一種方法、一種手段。因而,多媒體教學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辯證關系,不能盲目利用。(2)多媒體是手段,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手段是為實現(xiàn)目的服務的,因此,制作課件時,既要進行教學手段性的思考,更要進行教育目標性的思考。同時還要注意多媒體與主媒體的關系:課件是多媒體,課本是主媒體,課件的根據(jù)是課文,我們必須以大綱為主,以課文為主。(3)我們要弄清電腦與人腦的關系:人腦為主,電腦為輔。人腦決定電腦,電腦多媒體的使用,要掌握得適時、適處、適量、適度,力求科學、合理、生動、有效。(4)不可盲目一味的依賴多媒體,合理正確運用多媒體教學,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關鍵。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選準中學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最佳結(jié)合點,是提高語文多媒體教學實效性的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fā)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一切學習活動包括語文學習活動在內(nèi)都應該有濃厚的興趣伴隨。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認真去研究、敏銳地捕捉,我們就會擁有多種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正確利用多媒體,那么,擺脫那種以知識灌輸為能事或以支離破碎肢解教材為樂事的課堂教學狀況,是指日可待的。相信語文的教與學會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基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區(qū)培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鐘啟泉編譯《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試題詳情

中學作文異步推進教學法初探

 

作文教學素稱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不論在高考、中考語文試卷中,作文的賦分都超過總分的三分之一。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真正花在作文教學上的時間、精力與之是不相稱的。每每考試或作文競賽優(yōu)秀作文不多,而平庸和尚未成文的作文卻不少。這與作文教學過程“走過場”和“不到位”是不無關系的。這一問題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有人慨嘆學生的作文“一代不如一代”了。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縣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探索,并構(gòu)建了中學作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基本教學模式。這個模式就是“三程七步”,即“三程”:“議”、“寫”、“評”,“七步”:“定題――討論――成果交流――評價――寫作――批改――評講”。

第一個程序“議”,包括“定題”、“討論”、“成果交流”、“評價”。“定題”是指教師規(guī)定作文的范圍,或給一個話題,或給一篇材料,或教師命題,讓學生圍繞教師給的題目,結(jié)合學生各自的情況再命題。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擬定作文的題目,確定作文的題材(讓學生獨立思考十分鐘左右,并將自己擬定的題目和內(nèi)容梗概,即思考的成果簡略記錄下來)。力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要寫的題目和內(nèi)容!坝懻摗笔侵附處熃M織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討論,每位同學都談談自己的想法,再互相建議“你應該怎么寫”,“你應該增刪哪些內(nèi)容”等。通過互相補充,互相點撥,互相評論,互相幫助,形成各自作文的構(gòu)想(或作文的雛形)。教師要逐組介入,參與討論(十至十五分鐘)。“成果交流”是指各組選出代表匯報本組討論的情況,包括大家的題目和構(gòu)想,特別是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和構(gòu)想等。讓全班同學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十五至二十分鐘)!霸u價”是指教師對同學們的交流情況進行提示性的、導向性的、鼓勵性的評價,或請學生代表對其感受最深的口頭作文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把評價引入學生作文的過程之中。

經(jīng)過廣泛深入地“議”,把“寫是么”,“怎么寫”,“怎么寫好”的問題潛“移”默“化”到學生的腦海里,而且會成為他們豐富多彩的記憶,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意義建構(gòu)。同時,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思想。有人說:“你一個思想,我一個思想,加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思想”。建構(gòu)主義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gòu)”是學習環(huán)境的四大要素,我們必須將這四大要素引入作文教學過程之中。

第二個程序“寫”,即指學生在課余寫作文。有了題目,有了要表達的內(nèi)容,有了寫作文的思路和構(gòu)想,還不等于形成了作文。要完成一篇作文,學生還要經(jīng)歷一個艱難的文字組織過程。因此,我們不提倡“當堂作文,當堂完成”。因為“當堂作文,當堂完成”只是一種變相的考試,只能反映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幫助是不大的。這種方法只能在考試檢測或在畢業(yè)班訓練應試技能和速度時用用。作文教學必須在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前面創(chuàng)造“最近發(fā)展區(qū)”,充分發(fā)揮學生作文的潛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寫作文,學生就有了相對充裕的時間查閱資料,整理思路,謀篇布局,譴詞造句,修改完善,周周正正地把字寫好。

第三個程序“評”,包括教師“批改”作文和作文“評講”!芭摹睍r,教師要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多就少改,注意捕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特別要注意發(fā)掘不同層次學生的“新的增長點”。眉批和總批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教師批改時要做詳細的記錄,作為“評講”的備課資料!霸u講”時,要注意賞析不同層次學生的文章、語段和句子。每次表揚面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特別要注意表揚作文成績差的學生的“新的增長點”。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作文的積極性。還要對存在的有傾向的共性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對個別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個別指導。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點名批評作文寫得不好的同學,更不能用諷刺挖苦的口吻念他們的作文或?qū)懙貌煌樀木渥。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削弱他們作文的興趣。

以上是中學作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基本模式,或曰“范式”,我們并不要求每一次作文都要完整運用這個模式,還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簡化“議”的過程。但要體現(xiàn)其指導思想、基本內(nèi)涵和教學原則。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分層啟動,因材施教,異步推進”;緝(nèi)涵是:“教學過程的異步推進(包括課內(nèi)和課外的異步推進);不同層次學生作文的異步推進;每個學生原‘最近發(fā)展區(qū)’和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異步推進!苯虒W原則是:“面向全體,突出主體,注重過程,強調(diào)合作”。我們這里說的層次,與層次教學說的“層次”是有區(qū)別的,它指的是全班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個層次,它是容個別教學方法于班級授課形式之中,以期達到個別教學的效果和班級教學的效率。

為了便于對本模式理解和運用,這里有必要對其教學原則進行解釋和說明。一是“面向全體”。教學中要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主動“定題”,參與“討論”,交流“成果”,使人人動腦、動口、動手。教師在“批改”和“評講”時,分層要求,特別要注意關愛作文有困難的學生,讓全體同學異步前進。二是“突出主體”。實踐性是作文課的本質(zhì)屬性,作文教學如果離開學生主體的寫作實踐活動是不可想象的。有的老師在作文教學時,苦口婆心,從“怎么開頭”,“怎么過渡”,“怎么結(jié)尾”,到“寫那些內(nèi)容”,講得不亦樂乎。教師講得太多了,學生無法照老師講的去做。作文反映的應該是學生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以及自己熟悉的生活。這恰恰是老師不知道的。至于表達方式主要取決于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只能由學生在學習中領悟,在閱讀中借鑒,在習作實踐中習得。作文教學要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常瑺I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地思,大膽地說,獨立地寫。讓學生自己體驗,探究作文的成功之路。這樣還可以避免學生作文雷同現(xiàn)象。三是“注重過程”。作文教學和其他教學一樣,也是有其教學過程的。長期以來,對作文教學過程的評價,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作文成績的評價,也往往只重結(jié)果,而不重過程。導致不少教師的作文教學過程“荒蕪不堪”,這不能不說是學生作文“一代不如一代”的重要原因。中學作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落實作文教學的具體程序和環(huán)節(jié),立足教學過程的“到位”和“優(yōu)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分層啟動,因材施教。尤其要保證作文有困難的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得到老師和同學們切實的幫助。并有所長進,使之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四是“強調(diào)合作”。中學作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是顯而易見的。但學生都在以個體的經(jīng)驗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構(gòu)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某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教學要使學生超越自己已有的認識,就要使之看到別人與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自己要寫的事物不同的側(cè)面,就必須運用分組的、全班的教學形式,開展討論、交流和評論等活動,創(chuàng)造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條件和氣氛。同時通過合作學習,還可以有效地使一些“特困生”擺脫在作文時感到無話可說的“窘境”。

試題詳情

走出創(chuàng)新作文的誤區(qū)

 

要說時下最流行的幾個詞,我雖沒有作過統(tǒng)計,但我想把“創(chuàng)新”這個詞放進去,估計沒人反對。本人是一名語文教師,不想在大的其它方面引經(jīng)據(jù)典或者人云亦云談創(chuàng)新,在此只想就自己的老本行對作文方面的創(chuàng)新說點自己的看法。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作文是這樣提出建議的:“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的表達、有個性的表達、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闭Z文高考《考試說明》關于作文的考查內(nèi)容要求,最后一點是“有創(chuàng)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gòu)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征!笨梢妱(chuàng)新對作文的重要性。必須指出的是,人們對創(chuàng)新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在教育領域講創(chuàng)新,更多的是指創(chuàng)造力。所謂創(chuàng)造力,是根據(jù)一定目的和任務,產(chǎn)生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具有新穎獨特成分產(chǎn)品的一種能力品質(zhì),它的核心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作文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很好的形式。是否有創(chuàng)新是衡量學生作文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然而在作文教學中,存在著對創(chuàng)新的一些錯誤認識和做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 對學生講要創(chuàng)新,老師自身的創(chuàng)新素質(zhì)卻值得懷疑。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起主導作用,一個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日本學者恩田彰提出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教師具有下列特征: 

(1)、自己本身具有創(chuàng)造力; 

(2)、有強烈的求知欲; 

(3)、努力設法形成具有高創(chuàng)造性的班集體; 

(4)、創(chuàng)設寬容、理解、溫暖的班級氣氛; 

(5)、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6)、具有與學生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的態(tài)度; 

(7)、注重對創(chuàng)造活動過程的評價 

在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的做法卻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背道而馳的。比如,在布置好作文題后,有的老師接著大講特講如何審題,如何立意,如何選材,如何布局,甚至講如何開頭,如何結(jié)尾等等,講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師覺得這樣講還不夠,于是又找出優(yōu)秀范文來念。作文前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少而精的點撥,有時是必要的,但像這樣的細心指導就給學生造成了思維定勢,學生就會按照老師的指導去寫,全班學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個模具鑄造出來的,學生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從何而來呢?又比如,有的老師在講評作文時,搞“一言堂”,自己講這篇作文好就好,那篇差就差;一篇作文中這里好就好,那里差就差。沒有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即使有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也不鼓勵,不認同,一棍子打死,學生頭腦中剛冒出的一點可貴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就這樣熄滅了?梢韵胂,這樣本身自己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老師,卻要求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力,無異于紙上談兵,緣木求魚。 

二、認為創(chuàng)造力只有極少數(shù)人才有,告誡學生不要創(chuàng)新。 

有的老師認為,創(chuàng)造力是天才和偉人所獨有的,在作文上不要輕易去創(chuàng)新。這種觀點似是而非。隨著創(chuàng)造力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創(chuàng)造力應該是所有人都共同具有的一種能力品質(zhì)。有人將創(chuàng)造力由高到低分為高級、中級、初級三個層次,高級創(chuàng)造力是經(jīng)過長期研究和反復探索產(chǎn)生的非凡創(chuàng)造,在某一領域作出自己獨到的貢獻,推動社會或人類文明的進步。具有高級創(chuàng)造力的人數(shù)量極少。中級創(chuàng)造力是指經(jīng)過模仿,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重新組織材料、加工產(chǎn)生有一定社會價值的產(chǎn)品的能力。初級創(chuàng)造力指對本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不涉及到社會價值。在寫作方面。具有后兩種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人數(shù)占絕大多數(shù)。因此,老師對學生在作文方面的創(chuàng)新不能期望太高,那樣容易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在作文教學中,應該允許學生從模仿起步,因為模仿中包含著創(chuàng)新的因素。電視上報道有農(nóng)民學著造飛機的,居然能飛上天,誰又能說這模仿不是一種創(chuàng)新行為?作為生產(chǎn)精神產(chǎn)品的寫作活動也是這樣。在作文教學中,只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有一處閃光點,哪怕是跟他自己以前的作文比較而表現(xiàn)出來的閃光點,我們都應該給以肯定和鼓勵。當然,在高考作文中,對創(chuàng)新要量力而行,如果實力不夠盲目創(chuàng)新就會弄巧成拙,反受其害。但是,也要克服那種雖有實力為求保險不敢創(chuàng)新的怯懦心理。

三、 重形式創(chuàng)新而輕內(nèi)容創(chuàng)新 

在作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重視結(jié)構(gòu)和文體技巧,比如,結(jié)構(gòu)上的形式有:題記式,后記式,小標題式,日記式,書信式等;在文體上的形式有:戲劇、訪談、啟事、處方、廣告、小品、庭審筆錄等。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本來,形式的新穎是相對而言的,像結(jié)構(gòu)上的各種形式早就不新鮮了。至于文體上的形式因為寫的人少而顯得較為新穎,如果叫大家一窩蜂都去寫,也就顯得平淡無奇了。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是用文言寫的,本來形式很陳舊,因為當年寫的只有作者一人,才顯示出了作者的創(chuàng)新才能。我在前不久的期中考試閱卷過程中,從一千名學生的作文里面發(fā)現(xiàn)一位同學的作文采用語文高考題型的形式,我眼前不禁為之一亮,加之內(nèi)容、語言都很出色,我頓時拍案叫絕,給了最高分。而其它學生的所謂創(chuàng)新形式就顯得黯然失色了。所以,只強調(diào)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是沒有多少意義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同學一味要寫新的文體,由于筆力不夠,結(jié)果寫成了不倫不類的“四不像”。企圖用新穎的形式來掩蓋內(nèi)容上的缺陷十有八九要失敗。如果老師教學生形成這種華而不實的文風,更加誤人子弟。 

要做到內(nèi)容上的創(chuàng)新非投機取巧所能奏效,需要日積月累,需要深思熟慮。比如要做到材料創(chuàng)新,首先就要到生活中去,到社會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聽,去看,去體驗,去采集。多多接觸現(xiàn)實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新人、新事、新物、新風尚、新潮流、新經(jīng)驗、新問題,多多關注社會焦點問題和百姓的熱門話題,多多采集緊扣時代脈搏的新鮮材料,然后分析思索積累貯存!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痹S多學生沒有生活積累,沒有切身體驗,寫作材料要么來自書本,要么來自別人,能給人以新鮮感嗎?再比如要做到立意深刻新穎,可采用“三番來者”法。古人說:“凡作文發(fā)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之不用;第三番來者,精意也,方可用之。”三次立意,三個層面,一個比一個深,一個比一個新。這樣寫成的作文才耐人尋味,刻骨銘心。 

四、 重華美語言而輕創(chuàng)造性思維 

語言學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因為沒有詞和句子,人類的思維就不可能進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才使思想交流成為可能。另一方面,語言也離不開思維。語言是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如果沒有思維活動,沒有思維活動的結(jié)果、認識活動的成果,也就不可能有思想,那么語言作為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必要存在。因而,運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作文,離不開學生的思維。作文要創(chuàng)新,離不開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但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們似乎只強調(diào)語言美,教學生如何做到“語言生動,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而對看不見的思維卻無意去培養(yǎng)。致使有的學生刻意追求辭藻華麗,而整篇文章結(jié)構(gòu)混亂,選材失當,立意模糊。 

其實,一篇作文有無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維是否創(chuàng)新。因為作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思維。所以,加強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不可小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舉例介紹“一題多做”法: 

圓像什么 

(一)、你對圓不會陌生吧?在數(shù)學課上,在日常生活中,圓幾乎無處不在地伴著你,它真可說是你的朋友了。請寫一篇300字以上的科學小品文,介紹一下圓的特征和應用等,要寫得生動有趣。 

(二)、你說圓像什么?是像空虛,還是像充實?是像一無所有,還是豐滿充盈?是成功者的花環(huán),還是失敗者的陷阱?是表結(jié)束的句號,還是表開始的零?請展開想象的翅膀吧,相信你能以圓作為某種象征,寫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 

(三)、由圓很容易想到“圓滑”一詞。圓滑的人,為人處世只顧對各方面討好,對工作敷衍塞責。你在生活中一定見過這種人,也一定討厭這種人,請展開想象,構(gòu)思情節(jié),寫一篇諷刺性很強的記敘文,刻畫一圓滑者的形象。 

(四)、人們在大森林里或茫茫雪原上探索前進的道路,往往費了不少力氣,走了很多路,卻發(fā)現(xiàn)又回到出發(fā)地,只不過繞了個大圓圈。對這種現(xiàn)象加以認真思考,你一定能悟出點什么,請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的感想。 

以上是通過對同一命題從不同的角度的理解,運用不同的文體練習寫作,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散性和求異性。 

此外,寫想象作文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很好的途徑。 

最后,我想說的是,學生寫作文難,寫創(chuàng)新作文更難;老師教作文難,教創(chuàng)新作文難乎其難哉!

試題詳情

[中學政治論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把握“四度”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中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課程,既有嚴密的科學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作為政治課教師,要搞好思想政治課教學,增強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必須正確把握好“四度”。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