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2009年廣東高考)難揮發(fā)性二硫化鉭(TaS2)可采用如下裝置提純。將不純的TaS2粉末裝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適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熱爐中。反應如下:
TaS2(s)+2I2(g)1 123 K1 023 KTaI4(g)+S2(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不同溫度區(qū)域,TaI4的量保持不變
B.在提純過程中,I2的量不斷減少
C.在提純過程中,I2的作用是將TaS2從高溫區(qū)轉(zhuǎn)移到低溫區(qū)
D.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與TaI4和S2的濃度乘積成反比
[解析] 本題考查可逆反應與提純,意在考查考生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運用能力。因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低溫有利于TaS2的形成,高溫有利于TaS2轉(zhuǎn)化為TaI4,所以A錯,C對;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與TaI4和S2的濃度乘積成正比,故D不正確。
[答案] C
6.(2010年潮州質(zhì)檢)對于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3X(g)+Y(g)2Z(g),下列圖象能正確表示改變壓強(其他條件不變)后,反應速率的變化是( )
[解析] 改變壓強包括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增大壓強平衡向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v(正)>v(逆),即v(正)增大得多,v(逆)增大得少。反之,減小壓強,v(正)<v(逆),即v(正)減少得多,v(逆)減少得小。
[答案] D
5.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密閉容器中的反應:N2(g)+3H2(g)2NH3(g),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多選)( )
A.點a的正反應速率比點b的大
B.點c處反應達到平衡
C.點d(t1時刻)和點e(t2時刻)處n(N2)不一樣
D.其他條件不變,773 K下反應至t1時刻,n(H2)比圖中d點的值大
[解析] A項,a點處的H2濃度比b點處大,反應速率也大;B項,c點時NH3有增大趨勢、H2有減小趨勢,反應未達到平衡;C項,d、e兩點都是反應達到平衡時的點,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都不變;D項,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n(H2)增大。
[答案] AD
4.(2009年天津高考)人體血液內(nèi)的血紅蛋白(Hb)易與O2結(jié)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輸氧能力。CO吸入肺中發(fā)生反應:CO+HbO2O2+HbCO,37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20。HbCO的濃度達到HbO2濃度的0.02倍,會使人智力受損。據(jù)此,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
A.CO與HbO2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B.人體吸入的CO越多,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的O2越少
C.當吸入的CO與O2濃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時,人的智力才會受損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壓氧艙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動
[解析] 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方法,可知A項正確;因為CO+HbO2O2+HbCO,所以增大CO的濃度,平衡向右移動,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的氧氣減少,B項正確;=220,當HbCO的濃度達到HbO2濃度的0.02倍時,=220,≈0.000 1,所以當吸入CO與O2的濃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00 1時,人的智力就會受損,C項錯誤;增大氧氣的濃度,平衡向左移動,D項正確。
[答案] C
3.常溫下,分別將四塊形狀相同、質(zhì)量為9 g的鐵塊同時投入下列四種溶液中,產(chǎn)生H2速率最快的是( )
A.200 mL 2 mol·L-1 HCl B.500 mL 2 mol·L-1 H2SO4
C.100 mL 3 mol·L-1 HCl D.500 mL 6 mol·L-1 HNO3
[解析] 由于HNO3具有強氧化性,鐵與HNO3反應不產(chǎn)生氫氣;其余A、B、C三選項中實質(zhì)均為鐵與H+反應,B中氫離子濃度最大,故B產(chǎn)生氫氣速率最快。
[答案] B
2.可以證明可逆反應N2+3H22NH3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①一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3個H-H鍵斷裂;②一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6個N-H鍵斷裂;③其他條件不變時,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④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時,體系壓強不再改變;⑤NH3%、N2%、H2%都不再改變;⑥恒溫、恒容時,密度保持不變;⑦正反應速率v(H2)=0.6 mol·(L·min)-1,逆反應速率v(NH3)=0.4 mol·(L·min)-1。
A.全部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⑤⑥⑦
[解析] 平衡狀態(tài)的實質(zhì)為v(正)=v(逆),故選項中事實能說明v(正)=v(逆),即可判斷達到平衡。①中為同一個方向的速率不能判斷達到平衡;②中為兩個方向速率且大小相等故能判斷達到平衡;反應為氣體分子個數(shù)減小反應,故③④能說明達到平衡;各組分百分含量不再變能說明達到平衡;恒容時,氣體總質(zhì)量一定,密度始終不發(fā)生變化故⑥不能說明達到平衡;⑦中v正(H2)=0.6 mol·L-1·min-1,v逆(H2)=0.6 mol·L-1·min-1,故能說明達到平衡。
[答案] C
1.下列條件:①增加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②升高溫度;③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④加入生成物;⑤加入MnO2。一定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
A.全部 B.①②⑤
C.② D.②③
[解析] 增大固體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不使反應速率加快;升高溫度一定加快反應速率;容器內(nèi)的物質(zhì)若全是固體,縮小體積,也不改變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改變反應速率;固體MnO2若作催化劑有專一性。因此,只有②符合題意。
[答案] C
20.(2011上海25)自然界的礦物、巖石的成因和變化受到許多條件的影響。地殼內(nèi)每加深1km,壓強增大約25000~30000 kPa。在地殼內(nèi)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 +4HF(g)SiF4(g)+ 2H2O(g)+148.9 kJ
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在地殼深處容易有 氣體逸出,在地殼淺處容易有 沉積。
(2)如果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值變大,該反應 (選填編號)。
a.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在平衡移動時正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c.一定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在平衡移動時逆反應速率先減小后增大
(3)如果上述反應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當反應達到平衡時, (選填編號)。
a.2v正(HF)=v逆(H2O) b.v(H2O)=2v(SiF4)
c.SiO2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 d.反應物不再轉(zhuǎn)化為生成物
(4)若反應的容器容積為2.0L,反應時間8.0 min,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增大了0.12 g/L,在這段時間內(nèi)HF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解析:本題考察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化學平衡常數(shù)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的理解以及反應速率的有關(guān)計算。由于反應吸熱,平衡常數(shù)K值變大,說明溫度降低。
答案:(1)SiF4 H2O SiO2
(2)ad
(3)bc
(4)0.0010mol(L·min)
19.(2011全國II卷28)(15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反應aA(g)+bB(g) cC(g)(ΔH<0)在等容條件下進行。改變其他反應條件,在Ⅰ、Ⅱ、Ⅲ階段體系中各物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回答問題:
(1)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為_____________;
(2)A的平均反應速率vI(A)、vⅡ(A)、vⅢ(A)從大到小排列次序為_________;
(3)B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I(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其值是__________;
(4) 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5) 比較第Ⅱ階段反應溫度(T2)和第Ⅲ階段反應溫度(T3)的高低:T2 T3(填“>”“<”“=”),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達到第三次平衡后,將容器的體積擴大一倍,假定10min后達到新的平衡,請在下圖中用曲線表示第IV階段體系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上必須標出A、B、C)。
解析:由圖像知在第Ⅰ階段達到平衡時A、B、C的濃度變化量分別是1.0、3.0和2.0,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1:3:2;由圖像可以計算出A的平均反應速率vI(A)、vⅡ(A)、vⅢ(A)分別為2/20、0.36/15和0.12/15,vI(A)、vⅡ(A)、vⅢ(A)從大到小排列次序為vI(A)、vⅡ(A)、vⅢ(A);同理可以計算出B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I(B)、αⅡ(B)、αⅢ(B)分別為0.5、0.38和0.19; 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是C的濃度瞬間降低到0,即移走量產(chǎn)物C,平衡向正方應方向移動;第Ⅱ階段和第Ⅲ階段相比,反應物濃度降低,生成物濃度增大,平衡向正方應方向移動,因為反應放熱,所以是降低了溫度;由于反應是一個體積增大的可逆反應,所以擴大容器的體積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1)1:3:2 (2)VI(A)VⅡ(A)VⅢ(A) (3)αⅢ(B) 19% (4)向正反應方向 從反應體系中移出產(chǎn)物C (5) > 此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注:只要曲線能表示出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及各物質(zhì)濃度的相對變化比例即可)
18.(2011海南,9分)氯氣在298K、100kPa時,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實驗測得溶于水的Cl2約有三分之一與水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
(2)估算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__________(列式計算)
(3)在上述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將向________移動;
(4)如果增大氯氣的壓強,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平衡將向______________移動。
[答案](1);
(2) (水視為純液體)
C起 0.09 0 0 0
C變 0.09× 0.03 0.03 0.03
C平 0.06 0.03 0.03 0.03
;
(3)正反應方向;(4)增大,正反應方向
命題立意:平衡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綜合考查
解析:題干中用“溶于水的Cl2約有三分之一與水反應”給出可逆反應(該反應在教材中通常沒提及可逆);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根據(jù)題中要求列三行式求算;平衡移動是因為H+的減少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增大壓強將增大氯氣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技巧點撥]平衡題在近年的高考題中比較平和,但新課標高考題今年引入了對過程呈現(xiàn)的考查,這是以后高考中應注意的。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