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0902  440910  440916  440920  440926  440928  440932  440938  440940  440946  440952  440956  440958  440962  440968  440970  440976  440980  440982  440986  440988  440992  440994  440996  440997  440998  441000  441001  441002  441004  441006  441010  441012  441016  441018  441022  441028  441030  441036  441040  441042  441046  441052  441058  441060  441066  441070  441072  441078  441082  441088  441096  447090 

3.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

證明:如圖ΔABC中,

當A、B是鈍角時,類似可證。

正弦、余弦定理可用向量方法證明。

要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變形,結(jié)合三角公式,能解有關(guān)三角形中的問題.

試題詳情

2.正弦定理:

證明:由三角形面積

畫出三角形的外接圓及直徑易得:

試題詳情

1.三角形基本公式:

(1)內(nèi)角和定理:A+B+C=180°,sin(A+B)=sinC,  cos(A+B)= -cosC,

cos=sin,  sin=cos

(2)面積公式:S=absinC=bcsinA=casinB

S= pr = (其中p=,  r為內(nèi)切圓半徑)

(3)射影定理:a = bcosC + ccosB;b = acosC + ccosA;c = acosB + bcosA

試題詳情

掌握正弦、余弦定理,能初步運用它們解斜三角形。

試題詳情

3.正確理解“焰色反應(yīng)”:

(1)它是元素的一種物質(zhì)性質(zhì)。無論是金屬離子或金屬原子均能發(fā)生焰色反應(yīng)。它屬物理變化過程。

(2)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征的焰色。只有堿金屬元素以及鈣、鍶、鋇、銅等少數(shù)金屬元素才能呈現(xiàn)焰色反應(yīng)。

(3)焰色反應(yīng)的顯色過程與氣體物質(zhì)燃燒時產(chǎn)生各色火焰的過程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焰色反應(yīng)并非金屬及其化合物自身發(fā)生燃燒反應(yīng)而產(chǎn)生各種顏色火焰的過程,而是它們的原子或離子的外圍電子被激發(fā)而產(chǎn)生的各種顏色的光的過程。

[典型例題評析]

例1  堿金屬與鹵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質(zhì)是(2001年上海高考題)

①高沸點  、谀苋苡谒   ③水溶液能導(dǎo)電  、艿腿埸c  、萑廴跔顟B(tài)不導(dǎo)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

思路分析:堿金屬與鹵素兩族元素為活潑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它們形成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選項中①②③符合離子晶體的通性。

答案:A

方法要領(lǐng):從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觀點出發(fā),理解物質(zhì)所具體的性質(zhì)。

例2  下列能用于撲滅金屬鈉著火的是(1996年上海高考題)

A.干冰滅火劑     B.黃沙     C.干粉(含NaHCO3)滅火劑    D.泡沫滅火劑

思路分析:Na為活潑金屬,除能與O2反應(yīng)外,還能與H2O、CO2等物質(zhì)反應(yīng)。干粉中NaHCO3受熱會分解產(chǎn)生H2O和CO2;泡沫滅火劑中含水等物質(zhì)。

答案:B

方法要領(lǐng):滅火一是降低溫度,二是隔絕空氣,此外滅火劑不能和被撲救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解題中應(yīng)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適宜的方法。

例3  聯(lián)合制堿法中關(guān)鍵的一步是把NH4Cl從幾乎飽和的NaHCO3溶液中分離出來,為此根據(jù)NaCl和NH4Cl溶解度的差異,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某種氣體,同時加入磨細的食鹽,可析出不夾帶NaHCO3的NH4Cl.NaCl和NH4Cl共同存在時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以下操作正確的是(1998年上海高考題)

 
通入氣體
溫度控制
(A)
(B)
(C)
(D)
CO2
CO2
NH3
NH3
30-40℃
0-10 ℃
30-40 ℃
0-10℃

思路分析:本題是電離平衡與溶解平衡統(tǒng)一在聯(lián)合制堿法中一個很好的能力考核點。由于通入NH3使HCO3-與NH3.H2O反應(yīng)轉(zhuǎn)化為CO32-、NH4+與H2O,使NaHCO3轉(zhuǎn)化為Na2CO3而不易析出,又由于增加了NH4+,并在降溫條件下更易使NH4Cl析出(根據(jù)NaCl與NH4Cl共同存在時的溶解度曲線)。這是非常巧妙的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核。

答案:D

方法要領(lǐng):選項已指明了通過兩個操作可達目的。由溶解度曲線知溫度應(yīng)低為好;再結(jié)合:NH4Cl(s)  NH4++Cl-,要析出NH4Cl晶體,可增加[NH4+],因此可通入NH3。

例4  (1)分別寫出由氧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必須注明反應(yīng)條件)。(2000的廣東高考題)

①O3:            ②Na2O2:           ③Na2O:        

(2)指出氧在下列各物質(zhì)中的化合價:

O3:    ; Na2O2:   ; Na2O:   

(3)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況下的氧氣來源,試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4)人體內(nèi)O2-離子對健康有害,使人過早衰老,但在催化劑SOD存在下可以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請完成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O2-+   H2O =   H2O2+  O2+          

思路分析:前2題為送分題(但要注意題目對反應(yīng)條件的要求),3題關(guān)鍵是配平,4題先逆向配平:H2O2→O2-(O價態(tài):-1到-0.5,變1價),O2→O2-(O價態(tài):0到-0.5,變1價),則1H2O2+1O2--2O2-+2H2O。由電荷守恒及H、O守恒判缺項為OH-;蛳扔蒆、O守恒判缺項為OH-,再觀察配平。

答案:(1)①3O2     2O3  ②2Na+O2      Na2O2  ③4Na+O2      2Na2O

(2)0;-1;-2  (3)4KO2+2CO2=2K2CO3+3O2  (4)2O2-+2H2O = 1H2O2+1O2+2 OH- 

方法要領(lǐng):本題主要考查運用基本化學用語的能力。難點在第(4)小題,該題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中學生來說屬于新知識、新情境。由電荷守恒可知,產(chǎn)物中必為一種陰離子,在H、O兩種元素范圍內(nèi)組合,應(yīng)為OH-。

解題的前提是要具備由Na2O2與CO2反應(yīng)到KO2與CO2反應(yīng)的遷移能力和從電荷守恒角度掌握缺項離子方程式的配平技能。

例5  若以X、Y和Z代表三種元素,且知X與Y形成原子數(shù)之比為1:1的化合物甲,Y與Z也可形成原子數(shù)之比為1:1的化合物乙,又知甲分子含18個電子,乙分子含38個電子,請?zhí)羁眨?/p>

(1)元素Y在第  周期。(2)化合物甲的分子式是       。(3)化合物乙的分子式是       。(2001年高考試測題)

思路分析:二元化合物甲的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顯然組成它的兩種元素(X和Y)都只能在短周期。X與Y的原子數(shù)之比為1:1,因此,很容易想到可能是HCl。但是無論是H還是Cl作元素Y都不可能再形成滿足題設(shè)條件的化合物乙,于是化合物甲可考慮是H2O2(原子比為1:1,分子含18個電子)。進而把O作為元素Y,則化合物乙就是Na2O2(原子比為1:1,分子含38個電子)。這樣,本題要求填寫的三個空白均迎刃而解。

答案:(1)二  (2)H2O2  (3)Na2O2

方法要領(lǐng):本題考查考生對分子組成、元素性質(zhì)和周期表的掌握程度。18個電子的微粒有:Ar、F2、HCl、H2S、PH3、H2O2、SiH4、N2H4、CH3OH、C2H6、S2-、Cl-、K+、Ca2+、HS-。

例6  現(xiàn)有一定量含有Na2O雜質(zhì)的Na2O2試樣,請從下圖中選用適當?shù)膶嶒炑b置,設(shè)計一個最簡單的實驗,測定Na2O2試樣的純度(可供選用的反應(yīng)物只有CaCO3固體、6mol/L鹽酸和蒸餾水)。(1994全國高考題)         請?zhí)顚懴铝锌瞻?   (1)寫出實驗中Na2O2和Na2O分別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應(yīng)選用的裝置是(只要求寫出圖中裝置的標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選用裝置的連接順序應(yīng)是(填各接口的字母;連接膠管省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由于Na2O2和水反應(yīng)放出O2,而Na2O與水反應(yīng)不放出氣體,所以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O2的量計算Na2O2的量,由于試樣的量一定,即可求出Na2O2的純度。

答案:方法1:(1)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2)(G)接(A)(B)接(F) 方法2:(1)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3)(G)接(D)(C)接(H)(I)[或(I)(H)]接(J)(K)(或(K)(J))接(A)(B)接(F)

方法要領(lǐng):設(shè)計實驗確定混合體系中某一物質(zhì)的純度,一般步驟是:

(1)斷題:

                   a.稱量

課題(加入某物質(zhì)或加熱)b.生成沉淀

                   c.生成氣體

通過稱量混合物增重或減輕值可確定純度;通過過濾、洗滌、烘干、稱重可確認純度;通過生成氣體壓水測氣體體積亦可確認某物質(zhì)的純度。如確認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純度用a;確認NaCl和BaCl2中NaCl純度可用b;Na2O2和Na2O中Na2O2的純度用c。

(2)框圖分析(以Na2O2和Na2O混合物為例)

①首先應(yīng)明確設(shè)計最佳實驗的標準:Ⅰ.原理正確;Ⅱ.現(xiàn)象明顯;Ⅲ.操作簡單;Ⅳ.儀器藥品易得;Ⅴ.安全可靠

②Na2O2和Na2O產(chǎn)生氣體(壓水測氣體體積)

若選CO2與Na2O2反應(yīng),則CO2尚需制備;若選鹽酸與Na2O2直接反應(yīng),則生成H2O2在酸性條件下分解速率沒有在堿性條件下分解速率快,故選擇水直接和混合物反應(yīng)產(chǎn)生O2,氣體壓出水測出O2的體積,從而可計算Na2O2的純度,此法最簡單,符合題意。

(3)此類題目解題模式的構(gòu)建

①思維的總過程:

啟動→發(fā)散→收斂→共識

明確問題→途徑→核心→模式

②模式

思路的設(shè)計→優(yōu)選方案→分析比較→操作程序→歸納總結(jié)

例7  將70g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混合物跟98g水充分反應(yīng)后,所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試分別寫出過氧化鈉和氧化鈉跟水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并計算混合物中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質(zhì)量各為多少g?

思路分析:設(shè)混合物中Na2O2物質(zhì)的量為x,Na2O物質(zhì)的量為y,則有: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x      2x   x/2     y      2y

         78g/mol x+62g/mol y=70g

根據(jù)題意得方程組:

     解得:x=0.5mol  y=0.5mol 

則:m(Na2O2)=0.5mol×78g/mol=39g    m(Na2O)=0.5mol×62g/mol=31g

答案: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Na2O2:39g、Na2O:31g

一題多解:上述反應(yīng)式知,Na2O2與H2O反應(yīng)Na2O2中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產(chǎn)生的O2來自Na2O2,相當于2Na2O2=2Na2O+O2↑;若設(shè)Na2O2的物質(zhì)的量X,則混合物與H2O反應(yīng)可理解為將(70-16X)g Na2O與H2O作用。

根據(jù)題意,由鈉離子守恒:

  得:X=0.5mol。(以下略)

例8  某天然堿(純凈物)可看作由CO2和NaOH反應(yīng)后的產(chǎn)物所組成。稱取天然堿樣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別逐滴加入相同濃度的鹽酸溶液30mL,產(chǎn)生CO2的體積(標準狀況)如下表:(2000年上海高考題)

 




鹽酸液的體積(mL)
30
30
30
30
樣品(g)
3.32
4.15
5.81
7.47
二氧化碳的體積(mL)
672
840
896
672

(1)由第Ⅰ組數(shù)據(jù)中的CO2體積與樣品質(zhì)量之比,可以推測用2.49 g樣品進行同樣的實驗時,產(chǎn)生CO2_________mL(標準狀況)。

(2)另取3.32g天然堿樣品于300℃加熱分解至完全(300℃時Na2CO3不分解),產(chǎn)生CO2112mL(標準狀況)和水0.45g,計算并確定該天然堿的化學式。

(3)已知Na2CO3和HCl(aq)的反應(yīng)分下列兩步進行: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HCl→NaCl+CO2↑+H2O

由上表中第Ⅳ組數(shù)據(jù)可以確定所用的HCL(aq)的濃度為   mol/L。

(4)依據(jù)上表所列數(shù)據(jù)以及天然堿的化學式,討論并確定上述實驗中CO2(標準狀況)體積V(mL)與樣品質(zhì)量W(g)之間的關(guān)系式。

思路分析:試題以天然堿的組成及碳酸鹽的性質(zhì)為依托,構(gòu)筑一道有層次、有深度且思維容量較大的計算題。對信息的理解能力、對數(shù)據(jù)的觀察和處理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1)(672 mL/3.32 g)×2.49 g=504 mL。

(2)由題意可知,天然堿含NaHCO3、Na2CO3。

n(NaHCO3)=2n(CO2)=2×(112/22400)mol=0.01mol  n(Na2CO3)=(672/22400)mol-0.01mol=0.02mol  n(H2O)=[(0.45g-(112/22400)mol×18mol)/18mol=0.02mol

所以天然堿組成為2Na2CO3.NaHCO3.2H2O(式量332)。

(3)7.47 g樣品中:n(Na2CO3)=(7.47 g/332 g.mol-1)×2=0.045 mol,則:

Na2CO3完全生成NaHCO3消耗HCl:0.045 mol;生成672mLCO2消耗HCl:672 mL/22400 mL.mol-1=0.03 mol。故c(HCl)=(0.045 mol+0.03 mol)/0.030 L=0.025 mol/L。

(4)30ml鹽酸中n(HCl)=0.075mol,設(shè)樣品與HCl反應(yīng)全轉(zhuǎn)化為NaCl,由:

2Na2CO3.NaHCO3+5HCl=5NaCl+3CO2↑+3H2O知:需樣品質(zhì)量:(0.075 mol/5)×332 g/mol=4.98 g

   設(shè)樣品中Na2CO3與HCl反應(yīng)完全轉(zhuǎn)化為NaHCO3(無CO2氣體放出),由:

(2Na2CO3.NaHCO3)+2HCl=2NaCl+3NaHCO3知:需樣品質(zhì)量:(0.075mol/2)×332 g/mol=12.45g

   討論:①0<W≤4.98,HCl過量:V(CO2)=(W g/332 g.mol-1×3)×22400 mL.mol-1=202.4W mL

②4.98≤W≤12.45,Na2CO3轉(zhuǎn)化NaHCO3消耗n(HCl)=(W g/332 g.mol-1)×2;剩余n(HCl)= 0.075 mol-(W g/332 g.mol-1)×2,生成CO2物質(zhì)的量等于剩余HCl物質(zhì)的量,故V(CO2)=[0.075mol-(W g/332 g.mol-1×2)]×22400 mL/mol=(1860mL-134.9W) mL

③W≤12.45,HCl全部用于使Na2CO3轉(zhuǎn)化NaHCO3,故V(CO2)=0。

答案:(1)504  (2)2Na2CO3·NaHCO3·2H2O  (3)2.5  (4)①0<W≤4.98  V(CO2)=202.4W mL或V(CO2)= (W g/332 g.mol-1×3)×22400 mL.mol-1;②4.98≤W≤12.45  V(CO2)=1680-134.9W mL或V(CO2)=[0.075mol-(W g/332 g.mol-1×2)]×22400 mL/mol;③12.45≤W  V(CO2)=0

方法要領(lǐng):本題是有關(guān)NaHCO3和Na2CO3混合物系列計算,主要考查運用實驗數(shù)據(jù)定量分析問題的能力,其難點主要是在第(4)小題的討論上,關(guān)鍵是抓住鹽酸的量是一個定值,即2.5mol/L×30×10-3L=0.075mol,由此依據(jù)NaHCO3、Na2CO3與鹽酸的反應(yīng)式求得樣品在不同情況下的用量,從而確定W的取值范圍。

試題詳情

2.注意Na2O2跟CO2和水蒸氣組成的混合氣體反應(yīng)時的先后順序。若先發(fā)生反應(yīng):2 Na2O2+2H2O=4NaOH+O2↑,必還發(fā)生2NaOH+ CO2=Na2CO3+H2O,即應(yīng)先考慮Na2O2跟CO2的反應(yīng)。

試題詳情

1.注意鈉及其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濃度的計算中,Na及Na2O2溶于水均會產(chǎn)生氣態(tài)物質(zhì),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應(yīng)是原混合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減去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

試題詳情

13.如圖,E是正方形ABCD的邊AD上的動點,F是邊BC延長線上的一點,且BF=EF,AB=12,設(shè)AE=x,BF=y

(1)當△BEF是等邊三角形時,求BF的長;

(2)求yx之間的函數(shù)解析式,并寫出它的定義域;

(3)把△ABE沿著直線BE翻折,點A落在點處,試探索:△能否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請求出AE的長;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

試題詳情

12.已知:如圖,矩形ABCD中,AB=5,AD=3,E是CD上一點(不與C、D重合)連接AE,過點B作BF⊥AE,垂足為F。

(1)若DE=2,求的值;

(2)設(shè),① 求關(guān)于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② 問當點E從D運動到C,BF的值在增大還是減。坎⒄f明理由。

(3)當△AEB為等腰三角形時,求BF的長。

試題詳情

11.如圖,等腰梯形ABCD中,AB = CD,AD//BCAD = 2,BC = 4,

如果PBC上一點,QAP上一點,且

⑴求證:⊿ABP ∽⊿DQA;

⑵當點PBC上移動時,線段DQ的長度也隨之變化,設(shè)PA = x,DQ = y,求y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圍.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