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王老師就本班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了一次調查統(tǒng)計,下圖是他采集數(shù)據后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A:不了解,B:一般了解,C:了解較多,D:熟悉).請你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問題:
(1)求該班共有多少名學生;
(2)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中,將表示“一般了解”的部分補充完整;
(3)在扇形統(tǒng)計圖中,計算出“了解較多”部分所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
(4)從該班中任選一人,其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為“了解較多”或者“熟悉”的概率是多少?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關于x的方程x 2 – ( k + 2 ) x +k 2 +1 = 0
(1)k取什么值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如果方程有兩個實數(shù)根,且滿足,求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拋物線交x軸于A、B兩點,交y軸于點C,拋物線的對稱軸交x軸于點E,點B的坐標為(-1,0)。
(1)求拋物線的對稱軸及點A的坐標;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是否存在點P,與A、B、C三點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若存在,請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連結CA與拋物線的對稱軸交于點D,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直線CM把四邊形DEOC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如果存在,請求出點M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我們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即通過“代入法”或“加減法”將“二元”化為“一元”,這個過程體現(xiàn)的數(shù)學思想是()
A.數(shù)形結合思想 B. 轉化思想 C. 分類討論思想D . 類比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問題情境:如圖1,點D是△ABC外的一點,點E在BC邊的延長線上,BD平分∠ABC,CD平分∠ACE.試探究∠D與∠A的數(shù)量關系.
(1)特例探究:
如圖2,若△ABC是等邊三角形,其余條件不變,則∠D= ;
如圖3,若△ABC是等腰三角形,頂角∠A=100°,其余條件不變,則∠D= ;這兩個圖中,與∠A度數(shù)的比是 ;
(2)猜想證明:
如圖1,△ABC為一般三角形,在(1)中獲得的∠D與∠A的關系是否還成立?若成立,利用圖1證明你的結論;若不成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