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每個鉤碼重力為1N,杠杠上每個小格為1cm).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水平并靜止,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
(2)杠桿調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不合理的,為什么?不合理,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桿自重的影響.

分析 (1)杠桿右端下沉,說明杠桿的重心在支點右側,調節(jié)平衡螺母應使杠桿重心左移,這一調節(jié)過程的目的是為了使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不產(chǎn)生影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的長度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來.
(2)實驗時,如果只用一組數(shù)據(jù)得到結論,偶然性太大,因此應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
(3)圖乙中,支點位于動力和阻力的右側,彈簧測力計不但提了鉤碼,而且還提了杠桿,杠桿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chǎn)生了影響.

解答 解:(1)杠桿右端下沉,說明杠桿重心偏右,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減小了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力臂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只通過一次測量,數(shù)據(jù)具有偶然性,不具備普遍性.
(3)圖乙中,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自身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chǎn)生了影響,導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出來的數(shù)值偏大.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
故答案為:(1)左;水平;力臂;(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不合理,結論不具有普遍性.(3)杠桿自重的影響.

點評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實驗中我們應首先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初中物理實驗進行多次測量有些是為了求平均值,使測得的數(shù)據(jù)更準確,有些是為了尋找普遍規(guī)律,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多次測量就是為了尋找普遍規(guī)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明說,學習用溫度計測物體溫度后,他只憑感覺就可以判斷物體溫度的高低了,小亮為了推翻小明的說法,設計了一個實驗(如圖所示),小亮要小明先把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然后把左手和右手同時放入溫水中,小明兩只手對“溫水”的感覺相同嗎?請查閱相關資料,幫小明解釋造成這種感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體積相等的兩實心的鐵球和正方體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甲所示,鐵球對桌面的壓強大;現(xiàn)將它們放入水中,浮沉狀態(tài)如乙所示,則鐵球受到的浮力大.(以上兩格均選填:“鐵球“或“木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自1820年發(fā)現(xiàn)電與磁有聯(lián)系以來,科學工作者設計出了許多與電磁有關的機器,使生產(chǎn)力大大提高.電磁起重機就是其中的一種.
(1)電磁起重機是利用電生磁(填“電生磁”或“磁生電”)的原理來工作的,通過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若將鋼鐵類物質裝入木箱中,隔著木箱,電磁起重機還能(填“還能”或“不能”)夠吸引木箱內的鋼鐵類物質.
(2)利用紅外線遙控器可以對電磁起重機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遠距離控制,遙控器發(fā)出的是電磁波(填“電磁波”或“超聲波”),該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3)某電磁起重機在380V電壓下正常工作,輸入的電功率為7.6kW,則輸入的電流為20A,該起重機工作60min,消耗的電能是7.6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勻速拉動木塊.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若拉力大小為2N,則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N.若在木塊上放一重物(如圖乙),重復上面的實驗,拉力大小為2.6N,比較甲、乙兩圖得到的結論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取一半后,仍平放在長木板上,測得剩余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硪话耄纱说贸觯夯瑒幽Σ亮Φ拇笮‰S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阏J為他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不變
(3)小明又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會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有關呢?請你利用圖中已有器材驗證小明的猜想.
①進行實驗的主要步驟是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用速度v1勻速直線拉動木塊,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1;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用速度v2勻速直線拉動木塊,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2..
②分析論證:若F1=F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無關;若F1≠F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小明同學積極參加社區(qū)服務活動,幫助鄰居張奶奶將一袋15kg的米勻速背上15m高的六樓,上樓共用時3min.在此過程中,小明對這袋米做了2250J的功,對米做功的功率為12.5W,米的機械能增大(增大/不變/減�。╣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木塊放在水里,正確的是( �。�
A.木塊漂浮B.木塊懸浮C.木塊下沉D.什么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汽油機正處于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學校新近買了30套總質量為300千克的實驗器材,每套一箱.實驗員需要把這批實驗器材搬運到15米高的實驗室.
(1)該實驗員在搬運中,對器材總共做功44100焦.
(2)假設他身體可以向外提供的功率P與所搬運物體的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如果他一次搬20千克,每次他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樓的時間為60秒.那么他搬完全部箱子,且回到開始搬運處,所用時間為1635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