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BAC=60°,E,F(xiàn)分別是AP,AC的中點,點D在棱AB上,且AD=AC.求證:
(1)EF∥平面PBC;
(2)平面DEF⊥平面PAC.
考點: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專題:空間位置關系與距離
分析:(1)利用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推導出EF∥PC,由此能證明EF∥平面PBC.
(2)由已知條件推導出△ACD為正三角形,DF⊥AC,從而得到DF⊥平面PAC,由此能證明平面DEF⊥平面PAC.
解答: 證明:(1)在△PAC中,因為E,F(xiàn)分別是AP,AC的中點,
所以EF∥PC.…(2分)
又因為EF?平面PBC,PC?平面PBC,
所以EF∥平面PBC.…(5分)
(2)連結CD.因為∠BAC=60°,AD=AC,
所以△ACD為正三角形.
因為F是AC的中點,所以DF⊥AC.…(7分)
因為平面PAC⊥平面ABC,DF?平面ABC,
平面PAC∩平面ABC=AC,
所以DF⊥平面PAC. …(11分)
因為DF?平面DEF,
所以平面DEF⊥平面PAC.…(14分)
點評:本題考查直線與平面平行的證明,考查平面與平面垂直的證明,解題時要認真審題,注意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求下列各函數(shù)的導函數(shù):
(1)f(x)=kx+
ax2+bx+c
;
(2)f(x)=k
ax+b
+l
cx+d

(3)f(x)=
(x-a)2+b2
+
(x-c)2+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C是以AB為直徑的圓O上異于A,B的點,平面PAC⊥平面ABC,PA=PC=AC=2,BC=4,E,F(xiàn) 分別是PC,PB的中點,記平面AEF與平面ABC的交線為直線l.
(Ⅰ)求證:直線l⊥平面PAC;
(Ⅱ)直線l上是否存在點Q,使直線PQ分別與平面AEF、直線EF所成的角互余?若存在,求出|AQ|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橢圓T:
x
2
 
a
2
 
+
y
2
 
b
2
 
=1(a>b>0).
(Ⅰ)若橢圓T的離心率為
5
3
,過焦點且垂直于z軸的直線被橢圓截得弦長為
8
3

①求橢圓方程;
②過點P(2,1)的兩條直線分別與橢圓F交于點A,C和B,D,若AB∥CD,求直線AB的斜率;
(Ⅱ)設P(x0,y0)為橢圓T內一定點(不在坐標軸上),過點P的兩條直線分別與橢圓T交于點A,C和B,D,且AB∥CD,類比(Ⅰ)②直接寫出直線T的斜率.(不必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R,a2+2b2+3c2=6,求a+b+c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菱形,∠ABC=60°,又PA⊥底面ABCD,E為BC的中點.
(1)求證:AD⊥PE;
(2)設F是PD的中點,求證:CF∥平面PA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橢圓
x2
a2
+
y2
b2
=1的一個焦點為F(2,0),且離心率為
6
3

(Ⅰ)求橢圓方程;
(Ⅱ)過點M(3,0)且斜率為k的直線與橢圓交于A,B兩點,點A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C,求△MBC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在直角梯形ABCD中,已知AD∥BC,AD=AB=1,∠BAD=90°,∠BCD=45°,E為對角線BD中點.現(xiàn)將△ABD沿BD折起到△PBD的位置,使平面PBD⊥平面BCD,如圖2.
(Ⅰ)求證直線PE⊥平面BCD;
(Ⅱ)求證平面PBC⊥平面PCD;
(Ⅲ)已知空間存在一點Q到點P,B,C,D的距離相等,寫出這個距離的值(不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方形ABCD,AB=2,若將△ABD沿正方形的對角線BD所在的直線進行翻折,則在翻折的過程中,四面體A-BCD的體積的最大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