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06  814  820  824  830  832  836  842  844  850  856  860  862  866  872  874  880  884  886  890  892  896  898  900  901  902  904  905  906  908  910  914  916  920  922  926  932  934  940  944  946  950  956  962  964  970  974  976  982  986  992  1000  3002 

09年新課標高考文綜易考題預測(一)

 

【金融危機】

1.(60分)從美國紐約爆發(fā)的金融危機正席卷全球,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讀紐約所在的北美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圖11),根據(jù)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6ec8aac122bd4f6e

(1)圖示地區(qū)最主要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什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圖示區(qū)域是美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qū),請簡述其主要地理原因(6分)

 

 

(3)被稱為美國“汽車城”的是           (填字母),其形成的主要條件有哪些?(8分)

 

 

    材料一  大多數(shù)在1918年的“自由公債”中購買自己平生第一筆債券的美國人,都轉向了更具投機性的股票……當富人越來越富的時候,千百萬收入微薄的蕓蕓眾生正掏空他們的儲蓄,降低他們的購買力,為了投機而抵押他們的未來!

    龐大的信用運作……導致了購買汽車、衣服、洗衣機、電冰箱、家具、珠寶的分期付款方式的新一輪擴張……

    l923~1928年間,投機收益從100增長到了410,工資指數(shù)僅僅從100增長到了112。

    ――韋克特《大蕭條時代:1929―1941》

    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至今,美國政府減少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工人的實際工資幾乎沒有增加,在這種背景下通過抵押住房獲得消費現(xiàn)金流就成了流行的方法。但是這種沒有實際收入增長,僅僅依靠借貸實現(xiàn)的虛假的消費繁榮終究是不可持續(xù)的。美國政府還減少了對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管制……(從而)推動了金融產業(yè)的急劇膨脹。美國最富有的家庭在

    最近20年家庭收入的增長大部分也來源于各種資產和有價證券的收益。這導致了經濟體系在生產上投資不足,勞動生產率增長放緩,引致更多財富投入金融市場,形成金融泡沫。

    ――張宇、趙峰《談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

    材料三l929年經濟危機爆發(fā)后,各國采取一系列辦法解決危機。美國采用羅斯福新政強化目家干預,同時宣布美元貶值,提高關稅,鼓勵出口,并向中國等國大量傾銷商品。英國實行保護關稅,協(xié)調帝國(英國及其殖民地)內部關系,實行帝國特惠制;德意日則強化國家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實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1933年在倫敦召開的世界經濟會議卻因各國的“經濟民族主義”而失敗。

    ――摘編自《世界現(xiàn)代史資料》

試題詳情

鄭州一中08―09學年度(下)期高2009級3月月考

數(shù)學(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滿分150分?荚囉脮r120分鐘?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http://www.lhjy.net.cn/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座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題卷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第II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

   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試題詳情

江蘇省匯文中學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模擬一

高二年級地理學科試卷

命題:高二地理組

試題詳情

09年新課標高考文綜易考題預測(二)

【西藏問題】

1.(60分)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從此改變了西藏不通火車的歷史。

6ec8aac122bd4f6e
 

 

 

 

 

 

 

 

 

 

 

 

 

 

 

 

 

 

(1)圖中P是         山脈,該山脈是           水系和          水系的分水嶺。Q是        (河),流入         洋。(10分)

(2)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與其他地方不同,在通車運行后該線火車車廂將全部采用全封閉方式,原因是什么?(6分)

(3)西藏的墨脫是我國唯一沒有通公路的縣,試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下詔冊立第六世達賴……到雍正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乾隆中葉,駐藏大臣之設立,已成定制,但烏斯藏的西南有廓爾喀,似乎嘗以英、印為后援,進攻西藏。因此之故,清政府乃太舉進擊廓爾喀。廓爾喀遂請降,清廷允之,留番兵三千,漢、蒙古兵一千戍藏,是為官兵駐藏之始。

                                              ――摘自周谷坡《中國通史》

材料三:在西藏實行民主改革50周年之際,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09年3月2日發(fā)表了《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發(fā)書。50年滄桑巨變,西藏經歷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光輝歷程。當前,西藏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生改善、民族團結、政通人和,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發(fā)展時朔。白皮書說,實行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是人類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西藏的經濟建設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據(jù)統(tǒng)計,1959年至2008年,中央財政向西藏的財政轉移支付累計達到2019多億元,年均增長近12%。

材料四:據(jù)法新社報道,2008年12月6日,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在波蘭北部城市格但斯克會見了竄訪波蘭的達賴。此前法國總統(tǒng)府就發(fā)表聲明排除了取消與達賴會面的可能性,并稱“這并不是一次特殊的會面”,對中國的憤怒“感覺泰然”。薩科齊同時還表示,在見達賴的問題上,他“從來沒有猶豫過”。

(4)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清朝在西藏采取了哪些措施?可以得出什么結論?(6分)

(5)(5)50多年來西藏地區(q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的歷史知識分析其原因。(10分)

(6)西方薩科齊們極力炒作“西藏問題”的目的是什么?對此你有什么認識?(4分)

(7)結合材料三和第(5)問的答案,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上述西藏巨變的原因。(8分)

材料五:2009年3月1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不顧中方的嚴正立場,通過了一項涉藏反華決議案。該議案歪曲西藏民主改革的歷史真相,極力美化和吹捧長期從事分裂祖國活動的達賴,誣蔑中國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該議案嚴重違背了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傷害中國人民感情,對此,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國會少數(shù)議員提出上述涉藏反華決議案,并不是真正關心西藏的社會發(fā)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的福祉,而是企圖利用達賴和涉藏問題搞亂人心,破壞西藏穩(wěn)定,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他們的圖謀是絕不會得逞的。

(8)結合材料五,運用國際社會有關知識說明為什么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對于美國眾議院的做法表示堅決反對?(12分)

 

 

【金融危機】

2.根據(jù)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6ec8aac122bd4f6e
 

 

 

 

 

 

 

 

 

 

 

 

 

(1)說出A、B兩地自然帶的名稱,分析美國西部這兩個自然帶分布狹窄及該地區(qū)地震多發(fā)的 原因。(8分)

 

 

 

 

 

 

(2)分析美國大陸中部、東部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多少的分布規(guī)律,并分析其成因。(12分)

 

材料一:自1789年以來,每逢總統(tǒng)就職典禮的全國性日子,人們都要賦予為合眾國作出奉獻以新的意義。在華盛頓就職時,人民的任務是……。在林肯就職時,人民的任務是……。今天,人民的任務是……。8年前,當這個共和國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懼而停止時,我們已采取了行動。我們迅速、大膽、果斷地采取了行動。后來的這若干年一直是生機勃勃的年代――是這個民主國家的人民獲得豐收的年代。因為這些年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安全,而且我希望,也帶來了更好的認識,即生活的理想是用物質以外的東西來衡量的。對我們的現(xiàn)在和未來而言,一個民主國家的這段經歷是最重要的:它成功地度過了國內危機;它拋棄了許多邪惡的東西;它根據(jù)持久的路線建立了新的結構,而通過所有這些,它堅持了民主的實際。               

 ――羅斯?偨y(tǒng)第三任總統(tǒng)就職演說(1941年1月20日

材料二:經濟全球化經過調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規(guī)模持續(xù)深入發(fā)展,……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進入較快增長期,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分工體系中地位得到加強,對世界經濟影響力進一步增大,改變了世界經濟的增長格局。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占全球的20%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到30%。

――沈國放《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的特點》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第一次)奧巴馬就任總統(tǒng)職務時,他們面臨的 “人民的任務”各是什么?(8分)

 

 

 

 

 

(4)近三十年來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所采取的戰(zhàn)略舉措有哪些?(12分)

材料三:2008年美國爆發(fā)金融危機,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很難有國家在這種大背景下獨善其身。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成為多輪多邊磋商的中心話題。在發(fā)達國家組成的西方七國集團財長會議、發(fā)展中國家組成的24國集團會議、由世界主要經濟體組成的20國集團特別會議、IMF和世界銀行年會以及歐元區(qū)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努力把脈金融危機、尋找對策,并表示將合作應對危機的決心。

(5)運用所學哲學常識,分析材料三所蘊含的辯證唯物主義道理。( 10分)

 

 

 

(6)運用國際社會和外交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為什么不同國家能夠共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問題?(10分)

 

 

【對外交流與合作】

3.(60分)加強合作與交流是解決國際國內諸多問題的重要途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fā)起“地球一小時”全球公益活動,有80個國家的4000座城市,超過10億人在2009年3月28日晚8時30分――9時30分熄燈一小時。

(1)下列國家中,最早停電一小時,享受這一美麗的“黑暗時刻”的是(4分)

A.印度尼西亞                                        B.英國

C.中國                                                  D.新西蘭

(2)簡述開展“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地理意義?(8分)

 

材料二  生態(tài)足跡是將一個地區(qū)人們所消耗的各種資源轉換成提供這些資源所需的生物生產面積。有效生態(tài)承載力是一個地區(qū)自然生態(tài)所能提供的生態(tài)服務。生態(tài)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態(tài)承載力減去生態(tài)的差數(shù)。

單位:公頃/人

國家名稱

生態(tài)足跡

有效生態(tài)承載力

生態(tài)赤字

中國

1.5

0.7

-0.8

巴西

3.1

6.7

3.6

澳大利亞

9.0

14.0

5.0

新西蘭

7.6

20.4

12.8

日本

4.3

0.9

-3.4

英國

5.2

1.7

-3.5

美國

10.3

6.7

-3.6

世界

2.2

1.8

-0.4

(3)比較中國和美國的生態(tài)赤字差異,試說明美國形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并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簡要評價。(8分)

 

 

 

 

材料三  近代以來,中美關系長時期處于波動狀態(tài)之中,并逐漸朝著相互依存的方向發(fā)展。

時間

美國的沖擊

中國的反應

1918年

威爾遜總統(tǒng)宣布十四點原則

中國人普遍歡迎。陳獨秀贊揚威爾遜“是現(xiàn)在世界一第一個好人”,是“講公理不講強權”

1921年

華盛頓會議上,美國壓制日本

中國借用美國的力量收回山東權利,但承認了美國的“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原則,中國人對美國是有好感的

1950年6月

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杜魯門宣布下令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

周恩來發(fā)表聲明,指責美國的行為是對中國領土的侵略

1963年

美國介入并侵略越南

毛澤東連續(xù)發(fā)表《支持美國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種族歧視的正義斗爭》、《反對美國――吳庭艷集團侵略越南南方和屠殺越南南方人民的聲明》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訪華

中國積極與美國談判

1972年2月

尼克松訪華

中國積極促進與美國關系正;

摘編自李揚帆《走出晚清》

(4)哪些歷史現(xiàn)象促使威爾遜于1918年提出“十四點原則”?(6分)美國在華盛頓會議上壓制日本對當時的國際格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

 

 

 

 

(5)1950――1972年,中美關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你如何看待這一變化?(8分)

 

 

 

 

材料四  2009年2月2日溫家寶總理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講時指出,應對全球性危機,需要增進合作。中國政府主張:第一,要首先辦好各國自己的事情,不把麻煩推給別人;第二,要精誠合作,不搞以鄰為壑;第三,要標本兼治,不能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應該對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努力營造有利于全球經濟發(fā)展的制度環(huán)境。

(6)結合材料,運用政治常識有關國際社會的知識,談談你對“應對全球性危機,需要增強合作”的認識。(10分)

 

 

 

材料五  海峽兩岸關系盡管歷經坎坷,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淺入深,逐漸成為滾滾潮流。2008年12月15日,經歷30年風雨歷程,海峽兩岸“三通”終于化繭成蝶,基本實現(xiàn)。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是符合兩岸關系發(fā)展需要、符合歷史前進潮流的事情,不管面臨多少困難,花費多少時間,終究都會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實現(xiàn)。

(7)結合材料,運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海峽兩岸實現(xiàn)“三通”的過程。

 

 

 

 

 

4.(60分)2009年1月27日2月2日,

6ec8aac122bd4f6e溫家寶總理赴瑞士、德國、西班牙、英

國和歐盟總部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在

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    

年會。此次“信心之旅”拉開了2009年

中國外交的大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材料一  德國示意圖(圖10)

(1)    德國交通發(fā)達,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2分)

 

 

 

 

 

 

(2)    德國L工業(yè)區(qū)消除污染,美化環(huán)境采取

了哪些具體措施?(8分)

 

 

 

 

 

材料二  6世紀開始,天主教的耶穌會士利瑪竇、南懷仁等陸續(xù)來到中國。他們講究“傳道必獲華人之尊敬,最善之法,莫如漸以學術收攬人心”,帶來了迥異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西方學術成果,如天文、歷法、算術、物理、機械、水利、地理等書籍,介紹了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學說,還幫助中國修訂歷法、制造火炮,得到了一些士大夫的信任。他們倡導“耶儒合流”,力圖從儒家先師孔子身上尋找和他們相同的見解,從四書五經中援引一些章句,來宣傳天主教思想。特別是他尊重中國人祀天、祭祖、尊孔的習俗,博得了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好感,傳教活動開展順利。但是,一些西方傳教士還暗中從事搜集中國情報、干涉中國內政的陰謀活動,漸為明清政府所察覺。1618年,明朝曾將全部外國傳教士驅逐出境。清朝雍正時,由于羅馬教皇不顧中國禁令,指示中國教徒不得祭天、祭祖和祭孔,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干涉了中國內政,1723年,雍正下令禁止傳教,西學東漸勢頭衰落下來。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

        材料三  西歐二百多年來的海外探險、殖民、貿易和傳教活動,在大大加強各傳統(tǒng)區(qū)域文明之間的聯(lián)系交往的同時,也極大地開闊了法國啟蒙哲人的學術視野。他們有一重中之重的關注中心,這就是中國的儒家文明。伏爾泰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權威孔子非但不敢小覷,反而推崇至極。他把孔子的畫像掛在家里的禮拜堂里朝夕膜拜,并以儒家思想文化為武器,抨擊歐洲基督教的一神教專制。他還說中國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顯然,伏爾泰推崇中國的儒學文化,主要就是看到其中有一種他在當時歐陸現(xiàn)實中難得見到的“自由”精神(其具體表現(xiàn)就是宗教寬容)。……伏爾泰還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賢哲一樣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信條,并“提倡不念舊惡,不忘善行、友愛、謙恭”,“他的弟子彼此親如手足”。顯然,這就是“博愛”的本義,因而也就和“自由”與“平等”的信條息息相通了。

                                                         ――《世界文明史》

(3)    據(jù)材料二,概括耶穌會士在華傳教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學東漸”勢頭衰落的主要原因。(10分)

 

 

 

 

 

試題詳情

貴州省2009屆高三高招適應性考試

數(shù)學(文史類)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不分。第I卷1至2頁。第Ⅱ卷3至4頁。

第I卷

(本卷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注意事項:

    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2.答題前請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

參考公式: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積公式

                           

如果事件相互獨立,那么                   其中表示球的半徑

                           球的體積公式

如果事件在一次實驗中發(fā)生的概率是,那么     

次獨立重復實驗中事件恰好發(fā)生次的概率      其中表示球的半徑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試題詳情

【沖刺2009】

新課標高考文綜壓軸題熱點預測(二)

【預測方向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

自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首訪太空到2008年“神舟七號”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攜手問天,9年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不斷突破,實現(xiàn)了中國航天人的夢想,增強了中華民族凝聚力。根據(jù)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轄區(qū)阿拉善盟,地處荒無人煙的巴丹吉林沙漠深處,海拔約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塊小綠洲。它距離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線距離超過200公里。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wèi)星發(fā)射場超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因為酒泉是與發(fā)射中心距離最近,規(guī)模較大的著名城市。

發(fā)射中心發(fā)射,試評價該基地作為衛(wèi)星發(fā)射場的自然環(huán)

境條件。

 

 

 

 

 

    •  

       

       

       

       

       

      (2)結合材料,分析說明酒泉市發(fā)展農業(yè)的有利條件及農業(yè)發(fā)展方向。

       

      【材料三】: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是在空前的變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 不得不放棄古代的華夷觀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為謀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識。梁啟超是中國揭示和宣傳近代民族主義的第一人。他在《新民叢報》上發(fā)表《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明確提出:“今日欲救中國,無他術焉,亦先建設一民族主義之國家而已!

                            ――《光明日報》關于“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的對話

      (3)依據(jù)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民族國家”等概念的原因和

      目的?

       

      【材料四】:在諸多構建中國民族主義的歷史事件中,就其影響面深度和廣度而言,20世紀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戰(zhàn)爭和1949年革命是標志中國民族主義的里程碑。這些歷史事件強化了民族主義觀念,并使中國進入了建立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義》

      (4)“1949年革命”在實現(xiàn)建立現(xiàn)代民族國家中有何突出貢獻?

       

      【材料五】:2008年9月26日,胡錦濤接見“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參研參試單位代表

      時指出,他殷切希望參研參試單位的同志們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再

      接再勵,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為確保“神舟”七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推動我國載人航天

      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5)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載人航天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是什么關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如何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材料六】:2008年11月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神七載人飛行成功大會上講話時指出,我們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6)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把“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核心的重要意義。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th id="8uht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