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銅片和銀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某氯化鈉溶液中,銅片是( )
A、陰極 B、正極 C、陽極 D、負極
10、測定一定質量的鋁鋅合金與強酸溶液反應產生的氫氣的體積,可以求得合金中鋁和鋅的質量分數(shù),F(xiàn)有下列實驗用品:中學化學實驗常用儀器、800毫升燒杯、100毫升量筒、短頸玻璃漏斗、銅網、鋁鋅合金樣品、濃鹽酸(密度1.19克/毫升)、水。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設合金樣品完全反應,產生的氣體體積不超過100毫升)1999年高考
(1)補充下列實驗步驟,直到反應開始進行(鐵架臺和鐵夾的安裝可省略): ①將稱量后的合金樣品用銅網小心包裹好,放在800毫升燒杯底部,把短頸漏斗倒扣在樣品上面。 (2)合金樣品用銅網包裹的目的是:
正確答案及評分標準 (1)②往燒杯中注入水,直至水面沒過漏斗頸。(沒答水面沒過漏斗頸不給分)(3分) ③在100毫升量筒中裝滿水,倒置在盛水的燒杯中(量筒中不應留有氣泡),使漏斗頸插入量筒中。燒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保留約100毫升空間。(只要黑斜體中的要點全部答對給3分,裝滿水的量筒怎樣倒置在杯中可不作要求,答或不答不加分也不扣分)(3分) 、軐㈤L頸漏斗(或答玻璃棒)插入燒杯并接近燒杯底部,通過它慢慢加入濃鹽酸,至有氣體產生(3分) 注:實驗步驟順序寫錯,或者步驟②中加入鹽酸,則不論其它步驟回答是否正確,小題(1)均為0分。
(2)使樣品在反應時能保持在燒杯底適當?shù)奈恢?或答避免反應時樣品漂浮)(2分)
9. 為了測定人體新陳代謝呼出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某學生課外小組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過量NaOH溶液吸收氣體中的CO2,準確測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氣體的體積(實驗時只用嘴吸氣和呼氣),請?zhí)羁铡?/p>
(1)圖中瓶II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對實驗裝置尚有如下A、B、C、D四種建議,你認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號) A. 在E處增加CaCl2干燥管 B.在下處增加CaCl2燥管 C.在E和F兩處增加CaCl2干燥管 D.不必增加干燥管 (3)將插入溶液的管子丁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圖中的皿),有利于提高實驗的準確度,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實驗時先緩緩吸氣,再緩緩呼氣,反復若干次,得如下數(shù)據(jù):瓶I溶液增重ag,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標準狀況)為bL,該呼出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是(列出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若猛吸猛呼,會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時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猛呼時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確答案及評分標準 (1)除去吸人空氣中的CO2 (2分) (2) D (2分) (3)可增大氣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使氣體中的(CO2被充分吸收(3分) (說明;只要答出其中一點,就給3分) (4)[(ag/44g·mol-1)×22.4L·mol-1]/[bL+(ag/44g.mol-1×22.4L·mol-1)]
或:(22.4L·mol-1×ag)/(bL×44g·mol-1+ag×22.4Lmol-1)×(5.6a/11b+5.6a)
×(5.6a/11b+5.6a)×100% (3分) (5)把瓶1中的NaOH溶液吸人口中;把瓶II中的NaOH溶液吹出瓶外。(各2分,共4分)
8、某學生利用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反應,測定氧氣的摩爾質量。實驗步驟如下:
①把適量的氯酸鉀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均勻,放入干燥的試管中,準確稱量,質量為ag。
②裝好實驗裝置。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加熱,開始反應,直到產生一定量的氣體。
⑤停止加熱(如圖,導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測量收集到氣體的體積。
⑦準確稱量試管和殘留物的質量為bg。
⑧測量實驗室的溫度。
⑨把殘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凈儀器,放回原處,把實驗桌面收拾干凈。
⑩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求出氧氣的摩爾質量。
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以下是測量收集到氣體體積必須包括的幾個步驟;①調整量簡內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試管和量筒內的氣體都冷卻至室溫;③讀取量簡內氣體的體積。這三步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請?zhí)顚懖襟E代號)。
(3)測量收集到氣體體積時,如何使量簡內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實驗中得到的氧氣體積是c L(25℃、1.0×105Pa)的,水蒸氣的影響忽略不計,氧氣的摩爾質量的計算式為(含a、b、c,不必化簡):
M(O2)=
7、實驗室可用氯氣與金屬反應制備無水三氯化鐵,該化合物呈棕紅色、易潮解100℃左右時升華。下圖是兩個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左邊的反應裝置相同,而右邊的產品收集裝置則不同,分別如(Ⅰ)和(Ⅱ)所示。試回答:
(1) 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2) D中的反應開始前,需排除裝置中的空氣,應采取的方未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裝置(Ⅰ)的主要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裝置(Ⅱ)的主要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選用些裝置來完成實驗,則必須采取的改進措施是:
正確答案及評分標準
(1)4HCl+MnO2?MnCl2+2H2O+Cl2↑ (3分)
或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3分)
(2)B中的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看到黃綠色氣體充滿裝置,現(xiàn)開始加熱D (3分)
(3)2Fe+3Cl2?2FeCl3 (2分)
(4)導管易被產品堵塞;尾氣排入空氣,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 (2分)
(5)產品易潮解 (2分)
在瓶E和F之間連接裝有干燥劑的裝置 (2分)
(其他既能防止產品潮解又能防止尾氣污染環(huán)境的合理答案均給分)
6、實驗室用Zn粒和鹽酸反應制H2,其中含酸霧、水氣、硫化氫及少量氧氣等雜質氣體,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幾種裝置,按一定順序連接,氣體通過時,達到每一裝置除去一種氣體的目的。
(1)它們連接的順序為 ;
(2)除去H2S的離子方程式為 ;
(3)除去O2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
答案:(1)a→b→e→f→g→h→d→c;(2)H2S+Cu2+= CuS↓+2H+;
(3)溶液由淺綠色逐漸變成黃色
3、欲制無水氯化鋁并保存?zhèn)溆谩,F(xiàn)有儀器如下圖所示,并有食鹽晶體、水、固體燒堿、鋁粉、二氧化錳、濃硫酸等六種試劑。
設計的制取過程是:制氯氣 → 加凈化和干燥氯氣 → 制氯化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上列儀器中選取必須的幾種,連接成一個制無水氯化鋁的連續(xù)裝置,按前后順序填寫圖的編號(不一定填滿),并寫出各儀器里放入的試劑的化學式
(2)寫出實驗過程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⑴③、 ⑦、 ⑤、 ②
NaCl,MnO2,濃H2SO4、NaCl,H2O、濃H2SO4、Al,NaOH,H2O
⑵2NaCl+3H2SO4+MnO2 2NaHSO4+MnSO4+2H2O+Cl2↑
Cl2+2NaOH=NaCl+NaClO+H2O
2Al+3Cl2 2AlCl3
5、實驗室利用乙醇脫水制備乙烯的步驟如下;
①在一蒸餾燒瓶中加人95%的乙醇和濃硫酸(體積比為l:3),再加入少量干凈的河沙;
、谄靠诓迳蠋臏囟扔;
③加熱并迅速使反應溫度上升到170℃;
④氣體通過稀NaOH溶液進行洗氣后,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乙烯的還原性。
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混合乙醇和濃硫酸時應注意的問題是 。
(2)在反應液中加入河沙的原因是 。
(3)步驟②中溫度計水銀球的正確位置是 。
(4)加熱時,使反應液溫度迅速升高到I7O℃的原因是 。
(5)步驟④中.用稀NaOH溶液洗滌氣體,能除去可能伴隨乙烯生成的氣體是 。
答案:(1)將濃硫酸緩慢加入乙醇中并不斷攪拌,必要時冷卻。(2)河砂對乙烯的生成有催化作用,且能防止反應中形成大量的泡沫。(3)溫度計水銀球應浸沒于反應液中。(4)若溫度在1400C,生成的主要物質是乙醚并非乙稀。(5)硫酸與乙醇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的CO2及SO2
4、回答下面問題:
(l)分離沸點不同但又互溶的液體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種有機溶劑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質時,靜量分層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層液體是“水層”,試設計一種簡便的判斷方法。
3、將1體積選項中的一種氣體與10體積O2混合后,依次通過盛有足量濃NaOH溶液的洗氣瓶和盛有足量灼熱銅屑的管子(假設反應都進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氣可以是( )。
A.Cl2 B.CO C.CO2 D.N2
分析與解答:
本題將選項中的物質作為可選擇的反應物,又要推出反應后的最終產物可能是選項中的何物。試題新穎、靈活,要善于比較,培養(yǎng)思維的辯證性。解題時應用選項中的四種氣體,分別進行上述實驗,如將B選項中的CO進行實驗:CO、O2都不與NaOH溶液反應,O2與Cu反應生成CuO,CuO又與CO反應,生成CO2,尾氣為CO2。同理D選項的N2進行實驗,尾氣為N2。正確答案為C、D。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