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7983  7991  7997  8001  8007  8009  8013  8019  8021  8027  8033  8037  8039  8043  8049  8051  8057  8061  8063  8067  8069  8073  8075  8077  8078  8079  8081  8082  8083  8085  8087  8091  8093  8097  8099  8103  8109  8111  8117  8121  8123  8127  8133  8139  8141  8147  8151  8153  8159  8163  8169  8177  447348 

4.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00 mL 2 mol/L的鹽酸與鋅反應時,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生成氫氣的速率不變

B.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改用鐵片和濃硫酸可以加快產生氫氣的速率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反應速率減慢

D.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可以緩慢反應生成N2和CO2,減小壓強,反應速率減慢

解析:選項A中,加入氯化鈉溶液,因氯化鈉溶液中有溶劑水,則它的加入相當于對鹽酸稀釋,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減慢;選項B中,改用鐵片與濃硫酸反應時,如常溫則發(fā)生鈍化,如加熱,則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得不到氫氣;選項C中,不論該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升溫,化學反應速率必然加快;D項對有氣體參與的反應,減小壓強,氣體的濃度降低,反應速率減慢。

答案:D

試題詳情

3. 把下列4種X溶液,分別加入到4個盛有10 mL 2 mol/L鹽酸的燒杯中,并加水稀釋到50 mL,此時X與鹽酸緩緩地進行反應,其中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A.20 mL,3 mol/L  B.20 mL,2 mol/L  C.10 mL,4 mol/L  D.10 mL,2 mol/L

解析:此題主要考慮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X溶液的濃度大小決定了反應速率的快慢。那么是否是C中4 mol/L的X與鹽酸反應速率最快呢?此題很容易錯選C答案,實際上應考慮加水稀釋后X溶液的濃度,同一體積的溶液中X的物質的量越大,濃度就越大,A中X的物質的量最大,故速率最大。

答案:A

試題詳情

2.反應A(g)+3B(g)2C(g);ΔH<0,達到平衡后,將氣體混合物的溫度降低,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正反應速率加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正反應速率變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解析:題目提供的是一個正反應方向放熱的化學反應,所以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不分正反應和逆反應的,即溫度降低,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

答案:C

試題詳情

1.氨分解反應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內進行。已知起始時氨氣的物質的量為4 mol,5秒末為2.4 mol,則用氨氣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 )

A.0.32 mol/(L·s)  B.0.16 mol/(L·s)  C.1.6 mol/(L·s)  D.0.8 mol/(L·s)

解析:化學反應速率是用單位時間內某物質濃度的變化來表示,其中“單位時間”和“物質濃度的變化”兩個因素必須同時考慮,缺一不可。若忽略了“單位時間”只考慮氨氣的物質的量的變化,會誤選C;只考慮氨氣的濃度的變化,會誤選D;若將反應速率誤認為是以單位時間內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來表示,會誤選A。正確的計算是:v(NH3)==0.16 mol/(L·s)

答案:B

試題詳情

16.(2009·福建理綜,23)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圖所示,其中,T所處的周期序數與主族序數相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T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屬性(原子的得電子能力):Q________W(填“強于”或“弱于”)。

(3)W的單質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濃溶液共熱能發(fā)生反應,生成兩種物質,其中一種是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數比R多1的元素的一種氫化物能分解為它的另一種氫化物,此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R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 L的甲氣體與0.5 L的氧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R的含氧酸鹽只有一種,則該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

(6)在298 K下,Q、T的單質各1 mol完全燃燒,分別放出熱量a kJ和b kJ。又知一定條件下,T的單質能將Q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此置換反應生成3 mol Q的單質,則該反應在298 K下的ΔH=________(注:題中所涉單質均為最穩(wěn)定單質)。

解析:由四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在第三周期,由于T所處的周期序數與主族序數相等,則T在ⅢA族為Al,則可推Q是C,R是N,W是S。(1)Al原子結構示意圖為:。(2)由硫酸的酸性強于碳酸可知硫元素非金屬性強于碳元素,即Q弱于W。(3)S單質與濃硫酸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SO2氣體,因為產物只有兩種,產物中一定含H2O,則另一種為SO2,則反應化學方程式為:S+2H2SO4(濃)3SO2↑+2H2O。(4)比氮原子序數多1的元素是氧元素,其一種氫化物H2O2可分解生成它的另一種氫化物H2O,方程式為:2H2O22H2O+O2↑。(5)N的氧化物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是NO,由反應方程式:2NO+O2===2NO2可知2 L NO與0.5 L O2混合后生成1 L NO2及余1 L NO,再由反應:NO+NO2+2NaOH===2NaNO2+H2O,混合氣體被完全吸收后生成一種N的含氧酸鹽為NaNO2。(6)由題目信息可知:4Al(s)+3O2(g)===2Al2O3(s);ΔH=-4b kJ/mol①,C(s)+O2(g)===CO2(g);ΔH=-a kJ/mol②,①-②×3可得:4Al(s)+3CO2(g)===2Al2O3(s)+3C(s);ΔH=(3a-4b) kJ/mol。

答案:(1)  (2)弱于 (3)S+2H2SO4(濃)3SO2↑+2H2O (4)2H2O22H2O+O2↑ (5)NaNO2 (6)(3a-4b) kJ·mol1

試題詳情

15.鍶(S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ⅡA族。碳酸鍶大量用于生產彩色電視顯像管的熒光屏玻璃。工業(yè)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為硫酸鍶,含不溶性雜質)為原料,采用以下兩種方法制取碳酸鍶,進而制得多種鍶的化合物。

方法一:將天青石粉碎后在1 000℃-1 200℃時與碳在還原氣氛中反應制得硫化鍶。向硫化鍶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碳酸鍶。

方法二:將天青石粉末與碳酸鈉溶液的混合物在90℃時加熱1-2 h,經過濾、洗滌,得到碳酸鍶。

(1)方法一將天青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用碳還原天青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的反應能夠發(fā)生,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使該反應充分進行,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兩種方法中得到的碳酸鍶純度較高的是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關于鍶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離子半徑:Ba2+>Sr2+>Ca2+>Be2+   B.堿性:Ba(OH)2>Sr(OH)2>Ca(OH)2

C.SrCO3高溫分解可以制取SrO         D.SrCO3與HNO3溶液反應可制取Sr(NO3)2

解析:通過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將不熟悉的鍶看作較為熟悉的鈣進行分析、思考,是解答本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方法一中將天青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加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和原料的利用率,碳還原天青石的化學方程式見答案;方法二是利用碳酸鍶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鍶,溶解沉淀平衡向離子減少的方向進行的原理,在反應過程中不斷攪拌可以提高反應的速率和效率;方法二的最大缺點是不能及時除去碳酸鍶中的不溶性雜質。

答案:(1)增加反應物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和原料的利用率 

4C+SrSO4SrC+4CO↑ (2)碳酸鍶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鍶的溶解度 攪拌 (3)方法一 硫化鍶可溶于水,通過過濾可以除去不溶性雜質 (4)ABCD

試題詳情

14. 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T
能形成雙原子分子,原子間存在3對共用電子對
X
M層有3個電子
Y
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2倍,其最高氧化物是一種固體,用于生產光導纖維
Z
最高正價為+7價

(1)寫出元素Z的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Y的最高價氧化物中,化學鍵Y-O的物質的量與Y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填數字)。

(2)X的最高價氧化物與燒堿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3)Z的非金屬性比T元素強,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T是一種新型的無機材料,可由X的最高價氧化物與T的單質及焦炭反應生成,逸出的氣體具有可燃性,寫出反應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題給已知可以推出T為氮,X為鋁,Y為硅,Z為氯;據此回答有關題設問題便可水到渠成了,具體見答案。

答案:(1) 4 (2)Al2O3+2OH+3H2O===2[Al(OH)4] (3)3Cl2+2NH3===N2+6HCl(或3Cl2+8NH3===N2+6NH4Cl) (4)

試題詳情

13.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種畫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圖上標有第ⅦA族和碳、鉀兩種元素的位置。

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上圖中將過渡元素所在的位置涂黑。

(2)工業(yè)上用于冶煉M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和R組成化合物MR的超細粉末被廣泛應用于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生產等領域。其制取原理是用M的氧化物、R的單質與碳單質在高溫下反應,已知反應中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反應中________作氧化劑。

(4)圖中A、B兩元素形成的離子B2A中,B元素呈現最高價,B原子位于由A原子組成的四面體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該離子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實質是將原周期表的空隙部分進行了刪除形成的,與原元素周期表沒有本質的區(qū)別,所以表中R為氮,A為氧,M為鋁,B為硫,在第四周期之后的ⅡA和ⅢA之間為過渡元素,據此便可順利回答有關問題了。

答案:(1)見下圖

(2)2Al2O34Al+3O2 (3)Al2O3+N2+3C2AlN+3CO N2

(4)氧化性 離子結構中存在-O-O-(部分氧元素呈-1價亦可)

試題詳情

12.A、B、C和D均為短周期元素組成的非金屬單質。其中B、C、D在常溫下為氣態(tài),A為   固體,W為含42個電子的離子化合物。它們滿足如圖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略)。

(1)已知E為直線型的非極性分子,則E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D單質的電子式為______;G中兩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3,則G分子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

(2)C+D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短周期元素X與B中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則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濃溶液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時將G與E通入飽和食鹽水中,有晶體析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短周期元素組成非金屬氣態(tài)單質有氧氣、氫氣、氮氣、氟氣和氯氣。由(1)問題知,E為直線型非極性分子,聯系CO2、C2H2,由G分子中原子個數比知,G為氨,再根據框圖推知,A為固體單質碳,B為氧氣,C為氫氣,D為氮氣,E為二氧化碳,F為水。W為碳酸氫銨,含42電子的離子化合物,符合題意。根據試卷前面提示的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可知在飽和氯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氨氣只可能析出碳酸氫鈉,因為碳酸氫鈉在這些物質中溶解度最小。

答案:(1)O===C===O N⋮⋮N 三角錐型

(2)N2+3H22NH3

(3)C+2H2SO4(濃)CO2↑+2SO2↑+2H2O

(4)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試題詳情

1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別代表十種化學元素,就表中字母所代表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鉛(原子序數為82)從單質到其化合物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制造焊錫、鉛蓄電池、化工耐酸設備以及X射線的防護材料等。鉛的氧化物主要有三種:PbO、PbO2和Pb3O4。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鉛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②PbO2是一種兩性氧化物,試寫出PbO2和NaOH濃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是鐵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請寫出鐵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0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為制備F2單質作出重要貢獻的化學家莫瓦桑。請預測首先被用來與F2反應制備稀有氣體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填寫字母)。利用稀有氣體化合物,人們實現了許多制備實驗上的突破。如用XeO3在堿性條件下與NaBrO3反應生成NaBrO4,同時放出Xe。寫出上述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82=2+8+18+32+18+4,鉛位于第六周期第ⅣA族。PbO2+2NaOH===Na2PbO3+H2O

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相對穩(wěn)定,從上至下,稀有氣體元素活潑性增強。所以,最先制得j的氟化合物。

答案:(1)①六、鬉、赑bO2+2OH===PbO+H2O (2)  (3)j XeO3+3NaBrO33NaBrO4+Xe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