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421  8429  8435  8439  8445  8447  8451  8457  8459  8465  8471  8475  8477  8481  8487  8489  8495  8499  8501  8505  8507  8511  8513  8515  8516  8517  8519  8520  8521  8523  8525  8529  8531  8535  8537  8541  8547  8549  8555  8559  8561  8565  8571  8577  8579  8585  8589  8591  8597  8601  8607  8615  447348 

10.(2010·東北三校一模)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85 g NaCl晶體中含有氯化鈉分子的數(shù)目為0.1 NA

B.25℃時,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數(shù)大于0.1 NA

C.含0.1 mol FeCl3的飽和溶液中Fe3+數(shù)目為0.1 NA

D.6.25 mL 16 mol·L1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0.1 NA

解析:氯化鈉是離子晶體,晶體中不存在分子,A錯;1 L pH=1的醋酸,已電離的醋酸分子數(shù)為0.1  NA,未電離的醋酸分子數(shù)遠大于0.1 NA,B正確;含0.1 mol FeCl3的飽和溶液,由于Fe3+水解,F(xiàn)e3+數(shù)目小于0.1 NA,C錯;6.25 mL 16 mol·L1的濃硫酸,n(H2SO4)=0.1 mol,由于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的濃度逐漸變稀,稀硫酸不能與銅反應,故轉移電子數(shù)小于0.1 NA,D錯。

答案:B

試題詳情

9.(2010·四川省摸底考試)有電子轉移的反應一定不是( )

A.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

B.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

C.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反應

D.相同條件下,同時向正反應方向和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

解析:有電子轉移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A項,若是復分解反應,則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若是3NO2+H2O===2HNO3+NO,則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A項錯誤;B項,只能表明它是放熱反應,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也可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B項錯誤;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過程中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C項正確;相同條件下,同時向正、逆方向進行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可逆反應可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D項錯誤。

答案:C

試題詳情

8.(2010·北京市檢測)若兩物質恰好完全反應,下列各項中反應前后保持不變的是( )

①電子總數(shù) ②原子總數(shù)、鄯肿涌倲(shù)、芪镔|的總能量 ⑤物質的總質量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電子總數(shù)、原子總數(shù)、物質的總質量是守恒的,而分子總數(shù)可能發(fā)生變化,物質的總能量一定發(fā)生變化。

答案:A

試題詳情

7.(2010·江西省模擬)有關化學反應: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的敘述正確的是( )

A.HNO3只體現(xiàn)酸性

B.氧化產(chǎn)物只有Zn(NO3)2,還原產(chǎn)物只有N2

C.還原產(chǎn)物與氧化產(chǎn)物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生成1 mol N2轉移電子總數(shù)為3.01×1024

解析:A項中硝酸既體現(xiàn)氧化性又體現(xiàn)酸性;B項中氮氣和硝酸鋅都是氧化產(chǎn)物;C項中還原產(chǎn)物和氧化產(chǎn)物物質的量之比為1?3。

答案:D

試題詳情

6.(2010·鄭州市質量預測)傳統(tǒng)的自來水消毒常采用漂白粉等強氧化劑,但其產(chǎn)生的有機氯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一種新型的消毒劑--高鐵酸鹽(如Na2FeO4或K2FeO4)能有效地殺滅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同時其產(chǎn)物在水中經(jīng)過變化后能除去水中的微細懸浮物。在以上變化過程中不可能涉及的變化有( )

A.電離                B.水解

C.置換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在用Na2FeO4(K2FeO4)消毒凈水的過程中,首先是Na2FeO4(K2FeO4)電離產(chǎn)生Na+(K+)和FeO,然后是FeO表現(xiàn)氧化性,殺滅水中的細菌和病毒,而本身被還原為Fe3+,F(xiàn)e3+在水中水解,生成Fe(OH)3膠體,吸附懸浮物使之沉降而除去,所以本題答案為C。

答案:C

試題詳情

5.(2010·河南省調研)同溫同壓下,A容器中的H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氫原子數(shù)相等,則兩個容器的體積比是( )

A.3:2        B.1:3

C.2:3             D.1:2

解析:由題意知氫氣與氨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A正確。

答案:A

試題詳情

4.(2010·北京市檢測)分類方法在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類標準合理的是( )

A.根據(jù)純凈物的元素組成,將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B.根據(jù)溶液導電能力強弱,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C.根據(jù)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

D.根據(jù)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分解、復分解、置換”四類

解析:選項B,根據(jù)電解質能否完全電離,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選項C,分散系的分類依據(jù)是分散質微粒大小,而不是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選項D,根據(jù)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將反應分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答案:A

試題詳情

3.(2010·四川省摸底考試)下列每組物質分別存在于同一化學反應中,其中化學方程式中H2SO4的化學計量數(shù)最大的是( )

A.H2O、KMnO4、FeSO4、H2SO4(稀)、Fe2(SO4)3、MnSO4、K2SO4

B.KMnO4、O2、H2O2、H2SO4(稀)、H2O、K2SO4、MnSO4

C.KMnO4、H2O、H2SO4(稀)、K2SO4、MnSO4、SO2

D.H2C2O4、KMnO4、K2SO4、MnSO4、CO2、H2O、H2SO4(稀)

解析:A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B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C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D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答案:A

試題詳情

2.(2010·唐山市聯(lián)考)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

解析:質量數(shù)是37的氯原子表示為Cl,A錯;氫氧化鋁既能發(fā)生酸式電離,又能發(fā)生堿式電離,B正確;C、Si都是第ⅣA族元素原子,在分子中應該滿足四鍵原則,故CH4Si的結構式中C原子與Si原子之間是雙鍵,即CH4Si可以認為Si取代了乙烯分子中的一個碳原子,C錯;次氯酸分子的電子式是:H?····?····?,D錯。

答案:B

試題詳情

1.(2010·山東卷)16O和18O是氧元素的兩種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6O218O2互為同分異構體

B.16O與18O核外電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xiàn)16O與18O間的相互轉化

D.標準狀況下,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0.1 NA個氧原子

解析: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及同位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同分異構體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A選項錯誤;16O和18O互為同位素,質子數(shù)相同,電子數(shù)相同,所以兩者的核外電子排布方式相同,B選項錯誤;16O和18O都是氧原子,而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化學變化不能實現(xiàn)16O和18O的轉化,C選項錯誤;標況下,1.12 L16O2和1.12 L18O2的物質的量均為0.05 mol,則所含氧原子均為0.1 mol,D選項正確。

答案:D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