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2010·東北三校一模)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85 g NaCl晶體中含有氯化鈉分子的數(shù)目為0.1 NA
B.25℃時,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數(shù)大于0.1 NA
C.含0.1 mol FeCl3的飽和溶液中Fe3+數(shù)目為0.1 NA
D.6.25 mL 16 mol·L-1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0.1 NA
解析:氯化鈉是離子晶體,晶體中不存在分子,A錯;1 L pH=1的醋酸,已電離的醋酸分子數(shù)為0.1 NA,未電離的醋酸分子數(shù)遠大于0.1 NA,B正確;含0.1 mol FeCl3的飽和溶液,由于Fe3+水解,F(xiàn)e3+數(shù)目小于0.1 NA,C錯;6.25 mL 16 mol·L-1的濃硫酸,n(H2SO4)=0.1 mol,由于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的濃度逐漸變稀,稀硫酸不能與銅反應,故轉移電子數(shù)小于0.1 NA,D錯。
答案:B
9.(2010·四川省摸底考試)有電子轉移的反應一定不是( )
A.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
B.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
C.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反應
D.相同條件下,同時向正反應方向和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
解析:有電子轉移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A項,若是復分解反應,則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若是3NO2+H2O===2HNO3+NO,則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A項錯誤;B項,只能表明它是放熱反應,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也可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B項錯誤;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過程中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C項正確;相同條件下,同時向正、逆方向進行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可逆反應可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D項錯誤。
答案:C
8.(2010·北京市檢測)若兩物質恰好完全反應,下列各項中反應前后保持不變的是( )
①電子總數(shù) ②原子總數(shù)、鄯肿涌倲(shù)、芪镔|的總能量 ⑤物質的總質量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電子總數(shù)、原子總數(shù)、物質的總質量是守恒的,而分子總數(shù)可能發(fā)生變化,物質的總能量一定發(fā)生變化。
答案:A
7.(2010·江西省模擬)有關化學反應: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的敘述正確的是( )
A.HNO3只體現(xiàn)酸性
B.氧化產(chǎn)物只有Zn(NO3)2,還原產(chǎn)物只有N2
C.還原產(chǎn)物與氧化產(chǎn)物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生成1 mol N2轉移電子總數(shù)為3.01×1024
解析:A項中硝酸既體現(xiàn)氧化性又體現(xiàn)酸性;B項中氮氣和硝酸鋅都是氧化產(chǎn)物;C項中還原產(chǎn)物和氧化產(chǎn)物物質的量之比為1?3。
答案:D
6.(2010·鄭州市質量預測)傳統(tǒng)的自來水消毒常采用漂白粉等強氧化劑,但其產(chǎn)生的有機氯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一種新型的消毒劑--高鐵酸鹽(如Na2FeO4或K2FeO4)能有效地殺滅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同時其產(chǎn)物在水中經(jīng)過變化后能除去水中的微細懸浮物。在以上變化過程中不可能涉及的變化有( )
A.電離 B.水解
C.置換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在用Na2FeO4(K2FeO4)消毒凈水的過程中,首先是Na2FeO4(K2FeO4)電離產(chǎn)生Na+(K+)和FeO,然后是FeO表現(xiàn)氧化性,殺滅水中的細菌和病毒,而本身被還原為Fe3+,F(xiàn)e3+在水中水解,生成Fe(OH)3膠體,吸附懸浮物使之沉降而除去,所以本題答案為C。
答案:C
5.(2010·河南省調研)同溫同壓下,A容器中的H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氫原子數(shù)相等,則兩個容器的體積比是( )
A.3:2 B.1:3
C.2:3 D.1:2
解析:由題意知氫氣與氨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A正確。
答案:A
4.(2010·北京市檢測)分類方法在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類標準合理的是( )
A.根據(jù)純凈物的元素組成,將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B.根據(jù)溶液導電能力強弱,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C.根據(jù)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
D.根據(jù)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分解、復分解、置換”四類
解析:選項B,根據(jù)電解質能否完全電離,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選項C,分散系的分類依據(jù)是分散質微粒大小,而不是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選項D,根據(jù)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將反應分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答案:A
3.(2010·四川省摸底考試)下列每組物質分別存在于同一化學反應中,其中化學方程式中H2SO4的化學計量數(shù)最大的是( )
A.H2O、KMnO4、FeSO4、H2SO4(稀)、Fe2(SO4)3、MnSO4、K2SO4
B.KMnO4、O2、H2O2、H2SO4(稀)、H2O、K2SO4、MnSO4
C.KMnO4、H2O、H2SO4(稀)、K2SO4、MnSO4、SO2
D.H2C2O4、KMnO4、K2SO4、MnSO4、CO2、H2O、H2SO4(稀)
解析:A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B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C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D項各物質間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答案:A
2.(2010·唐山市聯(lián)考)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
解析:質量數(shù)是37的氯原子表示為Cl,A錯;氫氧化鋁既能發(fā)生酸式電離,又能發(fā)生堿式電離,B正確;C、Si都是第ⅣA族元素原子,在分子中應該滿足四鍵原則,故CH4Si的結構式中C原子與Si原子之間是雙鍵,即CH4Si可以認為Si取代了乙烯分子中的一個碳原子,C錯;次氯酸分子的電子式是:H?····?····?,D錯。
答案:B
1.(2010·山東卷)16O和18O是氧元素的兩種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6O2與18O2互為同分異構體
B.16O與18O核外電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xiàn)16O與18O間的相互轉化
D.標準狀況下,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0.1 NA個氧原子
解析: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及同位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同分異構體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A選項錯誤;16O和18O互為同位素,質子數(shù)相同,電子數(shù)相同,所以兩者的核外電子排布方式相同,B選項錯誤;16O和18O都是氧原子,而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化學變化不能實現(xiàn)16O和18O的轉化,C選項錯誤;標況下,1.12 L16O2和1.12 L18O2的物質的量均為0.05 mol,則所含氧原子均為0.1 mol,D選項正確。
答案:D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