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02 mol/L HCN溶液與0.02 mol/L NaCN溶液等體積混合,已知混合溶液c(CN-)<
c(Na+),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c(Na+)>c(CN-)>c(OH-)>c(H+) B.c(HCN)+c(CN-)=0.04 mol/L
C.c(OH-)=c(H+)+c(HCN) D.c(CN-)>c(HCN)
解析:根據(jù)電荷守恒有c(Na+)+c(H+)=c(OH-)+c(CN-),因c(Na+)>c(CN-),得c(H+)<
c(OH-),A正確;混合后c(HCN)+c(CN-)=0.02 mol/L,B不正確;根據(jù)質子守恒,NaCN溶液中c(OH-)=c(H+)+c(HCN),但是本題溶液中本身含有HCN,必有c(OH-)<c(H+)+c(HCN),C不正確;CN-+H2OHCN+OH-,溶液中存在HCN,若HCN以電離為主,則有c(CN-)>c(Na+),與題意相悖,故以水解為主,必有c(HCN)>c(CN-),D不正確。
答案:A
10.某學生用0.1 mol·L-1的KOH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其操作分解為如下
幾步:
A.移取20 mL待測鹽酸注入潔凈的錐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標準溶液的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節(jié)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滿溶液
D.取標準K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1-2 cm
E.調節(jié)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記下讀數(shù)
F.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標準KOH溶液滴定至終點并記下滴定管液面
的刻度
就此實驗完成填空:
(1)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用序號字母填
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步驟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步驟操作之前,先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則對滴定結果的影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實驗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稱取一定量的KOH固體(含少量NaOH)配制標準溶液并用來滴定上述鹽酸,則對
滴定結果產(chǎn)生的影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D、C、E、A、F (2)洗去滴定管內壁附著的水,防止將標準溶液稀釋而
產(chǎn)生誤差
(3)使測得的未知溶液濃度偏大 (4)當?shù)稳胱詈笠坏螛藴室汉螅芤河蔁o色變?yōu)闇\紅色,
且在半分鐘內不退色 (5)使測得未知溶液濃度偏小,同質量下KOH中和的鹽酸比
NaOH中和的鹽酸少
9.某燒堿樣品中含有少量不與酸作用的可溶性雜質,為了測定其純度,進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燒堿溶液;
B.用移液管(或堿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燒堿溶液于錐形瓶中并加幾滴甲基橙指
示劑;
C.在天平上準確稱取燒堿樣品w g,在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
D.將物質的量濃度為m mol/L的標準H2SO4溶液裝入酸式滴定管,調整液面,記
下開始刻度V1 mL;
E.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滴定到終點,記錄終點消耗硫酸體積為V2 mL。
回答下列問題:
(1)正確的操作步驟是(填寫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
(2)操作中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D中液面應調整到______;尖嘴部分應______。
(4)滴定到終點時錐形瓶內溶液的顏色變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酸式滴定管沒用標準H2SO4潤洗,會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________(填“偏高”、
“偏低”或“無影響”,其他操作均正確)。
(6)該燒堿樣品的純度計算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題應先配制250 mL NaOH溶液,取25.00 mL于錐形瓶中,用H2SO4溶液
進行滴定,故正確的操作步驟是C―→A―→B―→D―→E。
(2)放一白紙便于準確判斷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
(3)調整液面時應調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某一刻度。尖嘴部分應充滿溶液,無氣泡。
(4)終點時溶液顏色由黃色變?yōu)槌壬?/p>
(5)若酸式滴定管沒有用標準H2SO4潤洗,則滴定時消耗H2SO4溶液的體積偏大,所測
燒堿濃度會偏高。
(6)滴定時消耗溶質H2SO4物質的量為 mol
則反應掉NaOH的物質的量為 mol。
NaOH的純度為:×100%=%。
答案:(1)C A B E (2)便于準確判斷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 (3)零刻度
或零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充滿溶液,無氣泡 (4)由黃色變?yōu)槌壬?5)偏高
(6)%
8.化學實驗中有多種試紙,不同的情況下使用不同的試紙,某次實驗課上,有一學生在實
驗室測某溶液的pH。實驗時,他先用蒸餾水潤濕pH試紙,然后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
取試樣進行檢測。
(1)該學生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確的”或“錯誤的”),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此法分別測定c(H+)相等的鹽酸和醋酸溶液的pH,誤差較大的是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pH試紙測氯水的pH?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從下列試劑中選擇實驗所需的試劑,你能否區(qū)分0.1 mol/L的H2SO4和0.01 mol/L
的H2SO4,簡述操作過程。
試劑:①紫色石蕊試液、诜犹囈骸、奂谆热芤骸、苷麴s水、軧aCl2溶液
⑥pH試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實驗室有以下試紙:pH試紙,酚酞試紙,Pb(NO3)2試紙或醋酸鉛試紙、淀粉KI
試紙、石蕊試紙(檢驗氣體的酸堿性)等用于定性檢驗時,試紙一般要潤濕,而用pH試
紙定量測定某溶液的pH時,絕對不允許用水將試紙潤濕。
答案:(1)錯誤的 若溶液不顯中性,則H+或OH-被稀釋,測出的不為溶液中H+或
OH-對應的pH (2)鹽酸的pH 因為在稀釋過程中醋酸繼續(xù)電離產(chǎn)生H+,使得溶液
中c(H+) 較鹽酸溶液中c(H+)大,誤差較小 (3)不能 因為HClO會漂白指示劑(pH
試紙) (4)能 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兩種溶液,滴在兩張pH試紙上,用標準比色卡,比
較pH,pH較小的為0.1 mol·L-1的H2SO4
1.049 g·cm-3的乙酸(CH3COOH)和質量分數(shù)為36.5%,密度為1.18 g·cm-3的濃鹽
酸分別配制1 mol/L CH3COOH溶液和1 mol/L HCl溶液各500 mL,則他們應該量取
乙酸和濃鹽酸的體積分別為 和 ;
(2)某同學在配制500 mL 1 mol/L的CH3COOH溶液時,向容量瓶中轉移溶液時操作
如右圖所示,圖中的錯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們首先用如下圖所示裝置測1 mol/L的CH3COOH溶液和1 mol/L HCl溶液的導
電能力,接通電源后發(fā)現(xiàn)與HCl溶液相連的燈泡較亮,有同學認為乙酸是弱電解質,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觀點,通過該現(xiàn)象你得到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們又用上述裝置測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導電能力,接
通電源后發(fā)現(xiàn)與CuSO4溶液相連的燈泡較亮,有同學認為NaOH是弱電解質,你
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觀點,通過該現(xiàn)象你得到的結論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過上述探究實驗,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和電解質相關知識,是一道典型
的拼盤式題目。(1)配制上述CH3COOH溶液需要0.5 mol CH3COOH,其質量是30 g,
除以乙酸密度可計算出乙酸的體積;質量分數(shù)為36.5%,密度為1.18 g·cm-3的濃鹽酸
物質的量濃度為11.8 mol/L,配制上述HCl溶液,需0.5 mol HCl,可計算出所需濃鹽
酸的體積;(2)轉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應該使用指定規(guī)格的容量瓶;(3)已知HCl
在水中能完全電離,通過導電能力的不同可以判斷出所量取CH3COOH在水溶液中不
能完全電離,使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比鹽酸中小,即CH3COOH是弱電解質;
(4)通過NaOH和CuSO4導電能力的實驗可知,自由移動離子濃度相同時,電解質溶液
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目有關;(5)綜合(3)和(4)即可得出正確結論。
答案:(1)28.6 mL 42.4 mL (2)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500 mL容量瓶 (3)同意
陰、陽離子帶電荷數(shù)目相同時,單位體積內自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越大,電解質溶液的導
電能力越強 (4)不同意 當單位體積內自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相同時,陰、陽離子帶電荷
數(shù)目越多,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越強 (5)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是由單位體積內自
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和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目共同決定
7.課題式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基本方式,其學習模式為: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學習了電解質的有關知識后,老師提出了一個“電解質水溶液導電能力
的強弱的影響因素”的課題。讓該小組來完成課題的研究,已知HCl在水中能完全電離。
(1)該小組同學首先用密度為
4.6×10-4 mol·L-1,K(HCN)=4.9×10-10 mol·L-1
答案:B
6.已知下面三個數(shù)據(jù):7.2×10-4 mol·L-1、4.6×10-4 mol·L-1、4.9×10-10 mol·L-1分別是下
列有關的三種酸的電離常數(shù)的數(shù)值,若已知下列反應可以發(fā)生:
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
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K(HF)=7.2×10-4 mol·L-1 B.K(HNO2)=4.9×10-10 mol·L-1
C.根據(jù)兩個反應即可得出結論 D.K(HCN)<K(HNO2)<K(HF)
解析:相同溫度下的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shù)是比較弱電解質相對強弱的條件之一;根據(jù)第一、
第三個反應可知三種一元弱酸的強弱順序為:HF>HNO2>HCN。由此可判斷
K(HF)>K(HNO2)>K(HCN),其對應數(shù)據(jù)依次為K(HF)=7.2×10-4 mol·L-1 K(HNO2)=
5.電離度是描述弱電解質電離程度的
物理量,電離度=(已電離的物質的量/原來的總物質的量)×100%。現(xiàn)取20 mL pH=3的
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1的氨水,測得溶液導電性變化如右圖,則加入氨水前
CH3COOH的電離度為( )
A.0.5% B.1.5% C.0.1% D.1%
解析:從所給的公式可以看出,欲求電離度,須求出已電離的醋酸和醋酸總量。已電離的
醋酸濃度應與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濃度相等,即等于1×10-3 mol/L;從圖中可看出,在加入
10 mL氨水時,溶液導電能力最大,此時醋酸與氨水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醋酸銨,故醋酸總
濃度為0.2 mol·L-1×0.010 L÷0.020 L=0.1 mol·L-1,電離度=(已電離的物質的量/原來的
總物質的量)×100%=(1×10-3 mol/L÷0.1 mol/L)×100%=1%。
答案:D
4.對于0.1 mol/L的醋酸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水稀釋后,溶液中c(H+)和c(OH-)都減少
B.溫度升高后,溶液的pH增大
C.加入少量Na2CO3固體,醋酸電離平衡向左移動
D.加入少量冰醋酸后,溶液的c(H+)增大
解析:本題考查外界因素對醋酸電離平衡的影響。加水稀釋,c(H+)減小,c(OH-)增大;
溫度升高,醋酸的電離度增大,c(H+)增大;加入Na2CO3,CO與H+結合,醋酸的電離
平衡右移。
答案:D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