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03152  203160  203166  203170  203176  203178  203182  203188  203190  203196  203202  203206  203208  203212  203218  203220  203226  203230  203232  203236  203238  203242  203244  203246  203247  203248  203250  203251  203252  203254  203256  203260  203262  203266  203268  203272  203278  203280  203286  203290  203292  203296  203302  203308  203310  203316  203320  203322  203328  203332  203338  203346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硫酸鐵溶液與銅粉反應,又向反應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以檢驗Fe3+是否有剩余,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編號

操作

現(xiàn)象

實驗1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蕩,溶液逐漸變藍;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試管中,滴加2

0.2mol/L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但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1)寫出實驗1中第i步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甲同學猜想第ii步出現(xiàn)的異�,F(xiàn)象是由于溶液中的Cu2+干擾了檢驗Fe3+的現(xiàn)象。查閱相關資料如下

2Cu2++4SCN- 2CuSCN↓(白色)+(SCN)2(黃色)

②硫氰[(SCN)2]:是一種擬鹵素,性質(zhì)與鹵素單質(zhì)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I2之間。

該同學又通過如下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編號

操作

現(xiàn)象

實驗2

溶液呈綠色,一段時間后后開始出現(xiàn)白色沉淀,上層溶液變?yōu)辄S色

實驗3

無色溶液立即變紅,同時生成白色沉淀。

2)經(jīng)檢測,實驗2反應后的溶液pH值減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實驗2、3的實驗現(xiàn)象,甲同學推斷實驗3中溶液變紅是由于Fe2+(SCN)2氧化,寫出溶液變紅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xù)將實驗2中的濁液進一步處理,驗證了這一結論的可能性。

補充實驗4的目的是排除了溶液存在Cu2+的可能,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學同時認為,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在此條件下,Cu2+也能氧化Fe2+,他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

5)為排除干擾,小組同學重新設計如下裝置。

A溶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說明CuFe3+發(fā)生了反應,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驗證Fe3+是否參與反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根據(jù)相應的圖象(圖象編號與答案一一對應),判斷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At0時改變某一條件有如圖所示,則改變的條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劑

B.反應達到平衡時,外界條件對平衡影響關系如圖所示,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從加入反應物開始,物質(zhì)的百分含量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反應速率和反應條件變化如圖所示,則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B、C是氣體、D為固體或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氮氧化物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主要來自于工業(yè)廢氣及汽車尾氣的排放,工業(yè)廢氣中NO是主要成分之一。

1)乙烯作為還原劑的脫硝(NO),其反應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寫出解吸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FeSO4-Na2SO3復合吸收劑吸收煙氣中的NO,該方法利用Fe2+易與NO發(fā)生絡合反應的特性,原理如下NO+FeSO4Fe(NO)SO4

①如圖是一段時間內(nèi)不同吸收劑對NO脫除率對比,加入Na2SO3溶液后,吸收效率增強,除了Na2SO3也能吸收部分NO外,還能防氧化從而增大Fe2+的含量,寫出此原理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模擬實驗表明,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NO的脫除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無隔膜法電解食鹽水脫氮可將氮氧化物轉(zhuǎn)化成NO3-,原理如圖

①無隔膜條件下電解食鹽水后溶液呈弱堿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寫出NO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據(jù)下圖所示,脫NO過程中控制溶液pH______________范圍內(nèi)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NaHC2O4溶液呈酸性。常溫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隨著NaOH溶液體積的增加,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錯誤的是( )

A.V(NaOH) = 0時,c(H) >1×107mol/L

B.V(NaOH)<10 mL時,可能存在c(Na) = 2c(C2O42-)+c(HC2O4- )

C.V(NaOH) = 10 mL時,溶液的pH9,則10-9= 10-5-2c(H2C2O4)-c(HC2O4-)

D.V(NaOH)>10 mL時,可能存在c(OH- )>c(Na)>c(C2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堿性聯(lián)氨燃料電池具有能量密度較高和無污染等特點,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負極反應:N2H44e4HN2

B.通入氧氣的電極為正極

C.電池工作時OH向負極移動

D.該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質(zhì)溶液堿性不變(不考慮電解質(zhì)溶液的體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2H2O(l)=2H2(g)+O2(g) △H=+571.0 kJ/mol。以太陽能為熱源分解Fe3O4,經(jīng)熱化學鐵氧化合物循環(huán)分解水制H2的過程如下:

過程I2Fe3O4(s)=6FeO(s)+O2(g) △H=+313.2 kJ/mol

過程II:……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過程I中每消耗232gFe3O4轉(zhuǎn)移2mol電子:

B.過程II熱化學方程式為:3FeO(s)+H2O(l)=H2(g)+Fe3O4(s) △H=+128.9 kJ/mol

C.過程I、II中能量轉(zhuǎn)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陽能→化學能→熱能

D.過程I中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2X(g)Y(s)Z(g)W(g),若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上述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B.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C.若在1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XY0.3mol,5min后溫度升高到800℃,此時測得X0.1mol,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可作為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分析,地球原始大氣中的COS(羰基硫)對氨基酸縮合形成多肽的反應有催化作用,對生命起源起到重要作用。

1)寫出COS的電子式________,CO形成共價鍵時,共用電子對會偏向____原子,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

2)已知 COSg)+ H2OgH2Sg)+ CO2g)  ΔH1 = - 34kJ/mol

COg)+ H2OgH2g)+ CO2g)  ΔH2 = - 41kJ/mol

寫出H2SCO反應生成 COS 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100℃ 時將COH2S按物質(zhì)的量比為 1:1 充入反應器中,達平衡后CO的轉(zhuǎn)化率α = 33.3%,此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______。

3)在充有催化劑的恒壓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設起始充入的 nCO):nH2S)=m,相同時間內(nèi)測得H2S轉(zhuǎn)化率與m和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

m1________m2。(填“ > ”、“ < ”或“ = ”)

②溫度高于 T0時,H2S 轉(zhuǎn)化率減小的可能原因為________

A 反應停止了

B 反應的 ΔH 變大

C 反應達到平衡

D 催化劑活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小粒徑零價鐵(ZVI)的電化學腐蝕處理三氯乙烯,進行水體修復的過程如圖所示,H+、O2NO3等共存物會影響修復效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①②③④均為還原反應

B.1mol三氯乙烯完全脫Cl時,電子轉(zhuǎn)移為3mol

C.④的電極反應式為NO3+10H++8e=NH4++3H2O

D.修復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溫度為T時,向V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B,發(fā)生反應:A(g)+B(g)C(s)+xD(g) △H0,容器中A、B、D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在前10minB物質(zhì)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B)=0.15 mol·L1·min1

B.該反應方程式中的x2

C.若平衡時保持溫度不變,壓縮容器容積,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反應至15min時,改變的條件是降低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