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2010·云南省摸底考試)下列實驗中操作及現(xiàn)象與結(jié)論對應關系正確的一組是( )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A |
適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鋇溶液中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鹽酸弱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C |
取少量某無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蕩、靜置 |
溶液分層,下層呈紫紅色 |
原無色溶液中一定有碘離子 |
D |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熱后,再加少量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 |
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
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 |
解析:A實驗中不反應;B實驗中,溴水褪色的原因是其被SO2還原;D實驗中因溶液呈酸性而無法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答案:C
11.(2010·北京市西城區(qū)抽樣)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或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實驗室制取氨氣
B.配制100 mL 0.1 mol/L鹽酸
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D.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
解析:實驗室制取氨氣選擇NH4Cl和Ca(OH)2,而NH4Cl加熱分解生成NH3和HCl,二者會重新化合生成NH4Cl,A錯。
答案:A
10.(2010·北京市西城區(qū)抽樣)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其對應目的的是( )
編號 |
實驗操作 |
目的 |
A |
取4
g NaOH加入96 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為1
g/cm3) |
配制4%NaOH溶液 |
B |
滴定實驗中,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 |
避免造成誤差使滴定結(jié)果偏低 |
C |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熱 |
證明升高溫度能促進CH3COONa水解 |
D |
向盛有銅片的試管中加入濃硫酸,加熱 |
證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
解析:96 mL水的質(zhì)量為96 g, 4 g NaOH加入96 mL水中得到4% NaOH溶液,A對;滴定實驗中,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則消耗的標準溶液增多,使滴定結(jié)果偏高,B錯;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熱時CH3COONa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堿性增強,溶液紅色加深,C對;Cu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證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D對。
答案:B
9.(2010·河南省調(diào)研)在允許加熱的條件下,只用一種試劑就可以鑒別(NH4)2SO4、KCl、Al2(SO4)3和Fe2(SO4)34種溶液,這種試劑是( )
A.氫氧化鈉溶液 B.氨水
C.硝酸銀溶液 D.氯化鋇溶液
解析:4種溶液里的陽離子為:NH、K+、Al3+、Fe3+;陰離子為:SO、Cl-。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銨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氨氣,與硫酸鋁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與硫酸鐵反應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A正確。氨水不能鑒別硫酸銨和氯化鉀,B錯誤。硝酸銀溶液與4種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不能鑒別,C錯誤。氯化鋇溶液不能鑒別硫酸銨、硫酸鋁、硫酸鐵,D錯誤。
答案:A
8.(2010·北京市海淀區(qū)期末)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制乙酸乙酯時,迅速將乙醇注入濃硫酸中
B.手上沾有少量苯酚,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清洗
C.少量濃硫酸沾在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D.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加熱一段時間后再通入氫氣
解析:制乙酸乙酯時,要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濃硫酸和乙酸,A錯;氫氧化鈉溶液具有腐蝕性,手上沾有少量苯酚,立即用酒精清洗,B錯;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再開始加熱,目的是趕走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爆炸,D錯。
答案:C
7.(2010·石家莊市模擬)下列實驗或?qū)嶒灛F(xiàn)象的相關描述中正確的是( )
A.濃硫酸、濃硝酸、新制氯水分別滴在pH試紙上,試紙均出現(xiàn)先變紅后褪色現(xiàn)象
B.乙醇的消去反應、皂化反應、淀粉的水解反應均可用濃硫酸作催化劑
C.氫氧化鋇、硝酸鋇、氯化鋇三種溶液中分別通入SO2,均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
D.點燃條件下,鎂條、鐵絲、氫氣均可在O2或Cl2中燃燒
解析:A項中濃硫酸不會使pH試紙褪色;B項中皂化反應不能用濃硫酸作催化劑;C項中BaCl2溶液中通入SO2不會產(chǎn)生沉淀。
答案:D
6.(2010·江西省聯(lián)考)下列實驗操作或?qū)嶒炇聦嵉臄⑹霾徽_的是( )
A.用硝酸銀溶液可以區(qū)分二氧化氮和溴蒸氣
B. 酒精燈碰倒灑出酒精著火,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C. 溫度計摔壞導致水銀散落到地面上,應立即用水沖洗水銀
D. 檢驗氯代烴中的氯元素時,可先加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再加入硝酸溶液,最后加入硝酸銀溶液來進行檢驗
解析:溫度計摔壞導致水銀散落到地面上,為防止其揮發(fā),通常撒上硫粉。
答案:C
5.(2010·湖北省八校聯(lián)考)在化學實驗操作中,往往由于讀數(shù)不規(guī)范導致較大的實驗誤差。下列有關實驗中,會導致所配制(或所測定)溶液濃度偏大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確)( )
A.配制500 mL 1 mol/L稀硫酸實驗中,用量筒量取18 mol/L濃硫酸時俯視讀數(shù)
B. 配制100 mL 5 mol /L氯化鈉溶液實驗中,定容時仰視讀數(shù)
C. 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的實驗中,使用堿式滴定管開始平視,后來俯視讀數(shù)
D. 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待測鹽酸實驗中,使用堿式滴定管開始平視,后來俯視讀數(shù)
解析:選項A,用量筒量取18 mol·L-1濃H2SO4時俯視讀數(shù)導致量取濃H2SO4的體積減小,結(jié)果偏低。選項B,定容時仰視讀數(shù)導致液體超過標線,結(jié)果偏低。選項D,讀數(shù)開始時平視,后來俯視,導致所得標準溶液體積偏小,結(jié)果偏低。
答案:C
4.(2010·廣東卷)對實驗Ⅰ-Ⅳ的實驗現(xiàn)象預測正確的是( )
A.實驗Ⅰ:液體分層,下層呈無色
B.實驗Ⅱ:燒杯中先出現(xiàn)白色沉淀,后溶解
C.實驗Ⅲ:試管中溶液顏色變?yōu)榧t色
D.實驗Ⅳ:放置一段時間后,飽和CuSO4溶液中出現(xiàn)藍色晶體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意在考查考生對化學實驗的操作和分析能力。實驗Ⅰ中振蕩靜置,由于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又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互不相溶,故上層為水,幾乎無色,下層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顯紫紅色,A項錯誤;實驗Ⅱ中NH4Cl和Ca(OH)2共熱時生成NH3,NH3通入AlCl3溶液中產(chǎn)生Al(OH)3白色沉淀,但沉淀不溶于氨水,B項錯誤;實驗Ⅲ中Fe3+遇到SCN-顯紅色,C項正確;實驗Ⅳ中右邊試管中CaO能夠吸收左邊試管中的水汽并與水反應,因此左邊試管中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有藍色晶體析出,D項正確。
答案:CD
3.(2010·四川省綿陽市診斷性測試)下列實驗方法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鑒別Ca(OH)2和NaHCO3溶液
B. 用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和水
C. 取皂化反應后的混合液滴入水中,判斷皂化反應是否完全
D. 用氨水清洗試管內(nèi)壁附著的銀鏡
解析:A項中Ca(OH)2和NaHCO3溶液相互滴加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一樣,故不能通過相互滴加的方法來鑒別;B項中由于乙醇與水混溶,故不能用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和水;D項中氨水與Ag單質(zhì)不反應,氨水不能清洗試管內(nèi)壁附著的銀鏡,通常用硝酸來清洗。
答案:C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