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命題:①對頂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內(nèi),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③相等的角是對頂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錯誤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縣從2007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每年退耕還林的面積如下表:
時間/年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面積/畝 | 350 | 380 | 420 | 500 | 600 | 720 |
(1)上表反映的是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從表中可知,隨時間的變化,退耕還林面積的變化趨勢是什么?
(3)從2007年到2012年底,該縣已完成退耕還林面積多少畝?(1公頃=15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反映了小明從家到超市的時間與距離之間關系的一幅圖.
(1)圖中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超市離家多遠?
(2)小明到達超市用了多少時間?小明僅往返(不考慮中間的等待時間)花了多少時間?
(3)小明出發(fā)后20分鐘到30分鐘內(nèi)可能在做什么?
(4)小明從家到超市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返回時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如圖所示的三個圖象中,有兩個圖象能近似地刻畫如下a,b兩個情境:
情境a:小芳離開家不久,發(fā)現(xiàn)把作業(yè)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業(yè)本再去學校;
情境b:小芳從家出發(fā),走了一段路程后,為了趕時間,以更快的速度前進.
(1)情境a,b所對應的圖象分別是 、 (填寫序號);
(2)請你為剩下的圖象寫出一個合適的情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張爺爺晚飯以后外出散步,碰到老鄰居,交談了一會兒,返回途中在讀報欄前看了一會兒報,下圖是據(jù)此情景畫出的圖象,s(m)表示張爺爺離開家的距離,t(min)表示外出散步的時間.請你回答下面的問題:
(1)張爺爺是在什么地方碰到老鄰居的?交談了多長時間?
(2)讀報欄大約離家多少路程?
(3)圖中反映了哪些變量之間的關系?其中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學生對概念的接受能力y與提出概念所用時間x(單位:分)之間有如下關系(其中0≤x≤30).
提出概念所用時間(x) | 2 | 5 | 7 | 10 | 12 | 13 | 14 | 17 | 20 |
對概念的接受能力(y) | 47.8 | 53.5 | 56.3 | 59 | 59.8 | 59.9 | 59.8 | 58.3 | 55 |
(1)上表中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認為提出概念所用時間為幾分鐘時,學生的接受能力最強?
(3)從表格中可知,當提出概念所用時間x在什么范圍內(nèi)時,學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強?當提出概念所用時間x在什么范圍內(nèi)時,學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某公共電話亭打長途電話的幾次收費記錄:
時間(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電話費(元) | 0.6 | 1.2 | 1.8 | 2.4 | 3.0 | 3.6 | 4.2 |
(1)上表反映了哪兩個變量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如果用x表示時間,y表示電話費,那么隨x的變化,y的變化趨勢是什么?
(3)麗麗打了5分鐘電話,那么電話費需付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父親告訴小明:“距離地面越遠,溫度越低,”并給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距離地面高度(千米) | 0 | 1 | 2 | 3 | 4 | 5 |
溫度(℃) | 20 | 14 | 8 | 2 | -4 | -10 |
根據(jù)上表,父親還給小明出了下面幾個問題,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上表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如果用h表示距離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溫度,那么隨著h的變化,t是怎么變化的?
(3)你知道距離地面6千米的高空溫度是多少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